蜿蜒曲折的林荫小径,婀娜的垂柳,遍地馨香,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农家小院,音乐绕梁。从2012年以来,在兰山区汪沟镇北部绵延起伏的山岭上,悄然发生了一场无声的巨变。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穷二白。“俺村2年前还欠债30多万元哩。遇到特别干旱的天气,全村喝水都困难,更别提发展。”说起以前,同富社区韩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恩来感叹说。这里的村民种玉米花生为主,村集体穷的叮当响。2013年,包括同富社区在内的十个村被定为省级贫困村。经济无从发展,从2012年起该村两年三换书记,到2014年5月,他已是第四任。短短几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立足自然环境优势和区位优势,规划打造的玉龙河生态旅游区初具规模。旅游区内建设鹿林苑、少儿户外活动基地、玉龙园生态农庄三大项目,春有花,夏有水,秋有果,冬有绿,观光、体验、采摘、娱乐,很快融入都市半小时生活圈,成为市民旅游目的地之一。
从2012年12月开始,兰山区正式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依法对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产权“三权”确权登记颁证。“俺村从2013年6月开始土地确权,是农户的确权到户,是集体的归集体,1000多亩地全部各归其主,村民心里彻底踏实了。”韩家沟村500多口人按户发放,共发放200多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土地有了“身份证”,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
为加快促进产权流动,与三项主体改革同步安排的,还有农村产权交易、融资两项配套改革,拓宽农村财产性收入渠道和农村融资渠道,推动实现农村产权依法有序自由流动,撬动农村沉睡资产。
有了土地确权作保障,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同富社区顺利进行了土地流转,规划蓝图顺利变成了现实。高效农业,做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土地流转每户平均增加收入2000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近打工户均增加收入6000元,没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由村集体拿土地流转收入帮助,一下解开了村里的经济发展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