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山区人民政府
简体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公共数据开放 智能问答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兰山要闻 >> 正文

“三退一进”换水清岸绿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3日  点击:

9月1日上午,半程镇山水口村,养鸭户徐贵品正带着家人清理养殖场拆除后的残余垃圾,重新裸露的土地说明这里已经重新具备了可耕种条件。趁歇息的空当,徐贵品又忙着打电话联系买家,准备卖掉养殖棚房边几排已成材的杨树。“看这几排杨树有多粗,你就知道我养殖有多少年了。说实话放弃养殖真舍不得,但俺知道养殖有污染干不长,心里早有准备。”徐贵品说。

养鸭8年,从3个棚发展到5个棚8亩地,徐贵品非常看好这几年的行情。“去年,几茬下来收益十来万元;今年上半年,又赚了小5万。”老徐边算账边指着地头的平房,“这不,为了搞养殖,家都搬到地头上了。”他的大舅哥一家,紧挨着老徐的养殖场,也有两个养殖棚刚刚拆掉。两家都在地头盖了房子,相互照应,共同赚钱。

可是,同为山水口村居民的金玉庆却有着不同的观点:他们两家虽然赚了钱,但河里的水也被搞臭了。原来,老徐的养殖场往西百十米,就是柳青河支流永太河。因为养殖场离河太近,且养殖场冲刷出来的鸭粪直接流进了河道内,造成了河流污染。村民们对靠河养殖深恶痛绝,但碍于情面不好当面点明,有苦难言。

一边是养殖户的切身利益,一边是广大群众对环境治理的期待,我区该如何进行统筹?其实,相关整治工作自去年就已经有了时间表,并得到有序落实。

我区对畜牧业发展的科学布局,坚持远离城郊,向西部及北部农产品生产区发展的原则,发展方向为“三退一进”,即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社区)养殖、进入场区,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环保化养殖。

考虑到我区是全国最大的肉制品加工基地,畜禽市场较大,不适合采取“一刀切”的治理模式。因此,全区设立了禁养区、控养区和适养区。城区、城郊及全区主要河流200米以内划为禁养区,严禁从事各种规模养殖,2014年12月底前完成“三退”。禁养区外,玉平连接线、229省道以南及主要河流200米-500米以内划为控养区,严禁新建扩建养殖场,3-5年内调整为禁养区。其他为适养区,利用一年时间全部实现“三退一进”,3-5年内调整为控养区。

今年3月份,区迎淮办、区畜牧局组织132人分成12个调查组,对全区的畜禽养殖场进行了详实调查摸底,对非法排污的养殖场作了重点标识。全区共普查出各类养殖场2650个,其中禁养区353个、控养区652个、适养区1645个。

分类整治同步推进。我区积极争取市财政资金100万元,区财政拿出460万元,对积极配合“三退一进”的养殖户进行奖励,引导养殖户自觉拆除、转产或改造提升。本着实事求是、重点突破、先急后缓的原则,计划7月10日前完成禁养区及沿河200米内河流的整治任务;7月20日前完成控养区的整治、提升任务;7月30日前完成适养区的改造提升任务。对未对按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镇街道、工业园区,按照每月100元/平方米的标准,收取生态补偿金。

“5个棚一共补偿了15万元,这个价格还算是合理。我已经联系了方城镇的亲戚,打算下半年原地建设蔬菜大棚,转产蔬菜瓜果。”徐贵品说。徐贵品算了一笔账,大棚蔬菜瓜果接茬种,每亩一年也能赚3万多,8亩地都利用起来,赚得不比养殖少。而且,种菜比养殖干净,不会担心禽流感等疾病。

通过实施分类指导,以点带面,一天一调度,三天一通报等措施,“三退一进”很快见到效果。截至目前,全区共拆除养殖场198个,彻底转产197个,实现环保养殖201个共286220平方米,禁养区拆除转产率100%。

上一条:金雀山街道多项服务贴近群众度中秋 下一条:“邻里守望”同携手 “快乐驿站”温情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