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中漂浮的白色垃圾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畅通的河道和清澈的河水;泥泞坑洼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大道,纵横交错的村道连接起千家万户;门前屋后杂乱堆放的柴草、垃圾不见了,道路两旁行道树干粉刷整齐……随着临沂工业园区农村环境改造提升活动的深入推进,园区12个美丽乡村再次升级。
南涑河流经工业园区6个村庄,后洞门河西村是其中之一,河两岸万余群众在这里生活居住。以前村子垃圾乱扔乱倒等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象长期得不到根本治理,村边、路边、河道边成了天然垃圾场,这些不仅牵制着农村的全面发展,也关系着工业园区的形象和投资环境。为打破这一困境,去年以来,临沂工业园区在市、区两级治理河道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河两岸的整治和绿化力度,今年上半年动用人工5100人(次)、运输车辆507辆、机械73台(次),针对河流两畔、进村路口、农户周边等重点部位清理转运垃圾3500余吨,动用清扫路面225万平方米,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为全面打响环境改造提升这场攻坚战,全园区掀起宣传热潮。园区大力宣传庙岭、洪沟崖等示范村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正面引导,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提高对环境提升改造的认识。活动中,累计发放宣传单12000份,喷制、悬挂宣传标语130条,营造出人人动手、共同参与环境改造提升的浓厚氛围。
“绿化、硬化、卫生化”的重点实施,让乡村的硬环境得到了彻底改观,工业园区综合环境持续改善,环境打造好了,群众把这份“变化”看在眼里,更记在心上。为将集中整治固化为常规性工作机制,走出“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怪圈,也为把这份“变化”留得住、留得长远,临沂工业园区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让保洁公司进村驻户,从根上改善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据工业园区保洁公司负责人介绍,在前期试点工作中,整个工业园集中更换了可移动式垃圾桶600个,垃圾方箱16个,改造建设垃圾池55处,配备保洁人员166名,购置垃圾清运车等环卫作业车辆4台,人力三轮车110辆。为提高垃圾收集转运能力,还新建一座高标准、新型、环保的8吨级垃圾中转站。随着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纵深推进,近期,工业园区再次加大投入力度,新增保洁员22名,新置大型垃圾方箱20个。全面整治市场周边、公路沿线、河流两畔、进村出口、住户周边等区域的垃圾堆放、渣土积存、污水横流、卫生死角等突出问题,现已排查大型垃圾堆放点5处,清理转运垃圾100余吨,动用人工140余人,机械20台(次)、车辆500车(次),清扫整治路面1万平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