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积极的货币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00.20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73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3.98亿元,增长12.3%,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89.86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0.49亿元,增长16.3%。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01、5.42、8.3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05%、39.33%、60.62%。全年经济平稳运行,四个季度的GDP累计增幅分别为9.9%、12.7%、13.3%和13.8%。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与上年同期相比较,一、二产业比重分别降低0.2、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1.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55.1:43.3调整为1.4:53.5:45.1。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73亿元,与去年增长2.5%。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65亿元;林业总产值0.37亿元;牧业总产值2.14亿元;渔业总产值0.27亿元。粮食丰产丰收,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34.34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28995吨,其中:夏粮总产量达到60858吨,秋粮总产量达到68137吨。粮食单产达到375.6公斤/亩,同比增长2.7%。
农业生产能力有所增强。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8457万元,同比增长5.5%。本年农田灌溉面积13.92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3.66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2万千瓦,增长9.9%。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有线电视用户为8.3万户,入户率为70.1%;2009年底全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58.44公里,汽车、电话、公路实现村村通。
三、工业和建筑业
近年来,全区按照“工业强区”的发展战略,不断培植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工业经济,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工业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一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迅速增加,由2005年的356个发展到2009年的515个。二是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发展。2009年,完成总产值842亿元,增长18.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0.8亿元,增长16.7%;实现利税总额61.1亿元,增长16.0%,其中利润总额45.7亿元,增长17.1%。
产业特色比较明显,支柱产业不断提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食品、板材、有色金属三大支柱产业共321家,累计完成产值623.28亿元,增长16.2%;实现利税36.34亿元,增长20.1%,其中利润28.57亿元,增长17.8%,各占规模工业的74.0%、59.5%、62.5%。
2009年三大支柱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单位:亿元、%
行业 名称 |
企业 个数 |
工业总产值 |
利税合计 |
利润总额 |
总量 |
增长 |
总量 |
增长 |
总量 |
增长 |
合计 |
321 |
623.28 |
16.2 |
36.34 |
20.1 |
28.57 |
17.8 |
农副食品加工 及食品制造业 |
38 |
320.01 |
13.3 |
15.49 |
10.5 |
13.33 |
8.4 |
木材加工及 木制品业 |
270 |
197.58 |
31.1 |
14.62 |
28.4 |
11.52 |
29.6 |
有色金属冶炼 及压延加工业 |
13 |
105.69 |
2.9 |
6.23 |
8.8 |
3.72 |
6.7 |
骨干企业群体持续发展壮大,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同时也培育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名牌产品。2009年有107家企业产值过亿元,累计实现产值612.82亿元,产值过10亿元企业8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82家,实现利税43.83亿元。知名品牌实现新突破,全区现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山东名牌20个,山东著名商标12个。
建筑业生产效益稳定增长。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4.12亿元,增长10.0%。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7.9亿元,比上年增长9.0%;实现利税7.14亿元,增长29.0%。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8.14亿元,增长24.9%。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70.59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66.49亿元,同比增长10.7%;农村投资完成97.55亿元。我区共有投资项目774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329个,完成投资88.4亿元。过3000万元的项目220个,完成投资167.9亿元。过5000万元的项目149个,完成投资146.5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75个,完成投资59.6亿元。亿元以上项目50个,完成投资95亿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投资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2009年,全区一产投资完成0.6亿元;二产投资完成135.93亿元,其中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7亿元;三产投资完成131.61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49.5%。
企业自主投资能力增强,民间投资活跃。2009年,全区民间投资完成228.49亿元,占规模以上投资的比重为85.2%。其中集体投资完成61.09亿元;股份制和私营个体投资完成167.4亿元。从资金来源渠道看,自筹资金仍为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全年自筹到位216.59亿元,占资金来源总量的69.8%。
大项目和新开工项目支撑有力。全区亿元以上项目50个,完成投资95亿元。全区27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开工或复工11个,完成投资22.04亿元。全区重点工业技改项目53个,完成投资25.27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逐步提高,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2009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26亿元,增长19.4%。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6.78亿元,增长15.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13.15亿元,增长20.4%;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09亿元,增长20.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0.23亿元,增长16.5%。限上贸易企业统计资料显示:以体现提升生活质量的汽车、住宅、通讯等为主的消费热点基本形成。
外经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9002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8.6%,其中出口总额47224万美元,下降22.5%,进口总额42777万美元,下降13.7%。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752万美元,下降9.1%。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439.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6%;国内旅游收入40.51亿元,增长10.3%。
六、邮政、电信
2009年,全区邮政业务总量7957.57万元,增长9.87%。电信业务收入13.11亿元,增长8.7%;固定电话用户41.69万户;移动电话迅速占据主导地位,移动电话用户数现已发展到135.89万户,比去年同期增加2.89万户。网络办公、网络视频会议、网络教学等工作方式和网上银行、网络购物、网络聊天交流等由时尚变为普及,互联网获得高速发展,年末互联网用户达16.27万户,比去年同期增加4.56万户。
七、财税、金融
2009年,全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10亿元,增长10.0%,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5.0%。财政支出16.38亿元,增长12.6%。全区共实现国、地税收入33.23亿元(不含海关代征和市直数据),其中实现国税收入22.29亿元,同比增长10.7%;地税收入10.94亿元,同比增长14.4%。
金融业运行平稳。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96.6亿元,增长23.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4.19亿元,增长17.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16.6亿元,增长22.4%。
八、科技、文化、教育、卫生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2009年,全区全年申请专利716项,下降26.56%,居全省第29位,授权专利706项,总量占全市的34.7%,居全省第10位。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区拥有区级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群众艺术团1个、文化馆1处,文物所1个,文化艺术研究室1个。公共图书总藏书量28.2万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12月末,全区共有文化产业单位2386个,从业人员2.2万人。全年实现文化产业总产出62.27亿元,同比增长45.1%;实现增加值24.2亿元,同比增长46.7%,增幅比去年提高1.2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6.05%,比去年提高1.45个百分点。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全区辖区各类学校145所,在校学生160890人,学前一年受教育率、义务教育普及率均为100%,高中段升学率为100%。目前,全区有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1处,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9处,省级规范化学校20处,市级规范化学校63处。2009年,全区共有9397人参加高考,本科录取人数为2997人。
卫生工作逐步加强。全区辖区内拥有医院、卫生院50处,拥有病床床位7836张,卫生技术人员7837人。其中拥有民营医院16处,拥有病床1489张,卫生技术人员565人。2009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454573人。
九、居民生活、社会劳动保障、人口
居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81元,比上年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7168元,增长9.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4791.60元,增长9.9%。
社会劳动保障。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295557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193697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62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91人,下岗再就业人数为3758人。
人口总量稳中有升。据公安人口年报资料,全区辖区年末总户数258306户,总人口877124人。出生人口9441人,人口出生率为10.76‰;死亡人口2234人,人口死亡率为2.5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21‰。总人口中,男性447219人,女性429905人,人口性别比为104:100。
注:1、本文所列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均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本文所列数据不含马厂湖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