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街道后园社区举办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手工布艺专场活动 | ||||||||||||||||||||||||
2021-09-14 点击数: | ||||||||||||||||||||||||
|
||||||||||||||||||||||||
|
||||||||||||||||||||||||
为传播非遗手工技艺,丰富社区妇女业余生活,9月13日下午,兰山街道后园社区邀请沂蒙布艺非遗传承人、临沂俏妈商贸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昆琳老师在社区五楼会议室展开了一场生动且富有意义的手工布艺培训。 首先,王昆琳老师为到场的70位学员精心准备了手工制作所需的针线以及布料,并悉心讲解了制作手工布袋的要领和注意事项,随后学员们便热火朝天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作”,虽然每个人的针线手艺各有高低,但每个学员都沉浸在手工制作的乐趣之中,王老师与几位助教老师也积极地走近学员进行指导,面对学员的疑惑和误区,几位老师耐心地进行技巧细节的讲解,解疑答惑,乐此不疲。不一会儿就有学员宣布“大功告成”,秀出了自己的“战利品”,并纷纷当起了“老师”帮助其他未完成的学员一起完成制作,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活动最后,学员们基本都已完成了手工布袋的制作,大家纷纷高兴地拿出自己的成果与王昆琳老师合照并表示感谢。 “要想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我们妇女必须掌握足够的技能和本领,这才能证明妇女也能顶半边天。”王昆琳老师铿锵有力的话语引起了在场所有妇女的共鸣。她是这么说的,同时也是这么做的,王昆琳作为沂蒙布艺的非遗传承人,从事布艺教学多年,曾荣获“临沂市巾帼创业大赛”“临沂市非遗文化产品展”等多项多届殊荣 。她秉承“用灵性的针,在布上作诗”的原则,创办非遗传承体验馆,走社区,进学校,在快手号“沂蒙布艺”上开展布艺制作教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观念。 虽然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手工已逐步被机器制造代替,但是女工缝纫作为一项传统手艺依然值得人们传承和发扬。后园社区妇联主席王君芳表示今后还将继续开展此类妇女培训活动,丰富社区广大妇女的业余生活,传承中华传统手工文化。 |
||||||||||||||||||||||||
【关闭窗口】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