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山区人民政府
简体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公共数据开放 智能问答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公开目录树 >> 工作概况 >> 正文
【集体增收进行时④】沟东工坊的双重答卷:家门口的“非遗传承所”+“共富加油站”
2025-07-21    点击数:  
 索引号  lanshanquzgtzzf/2025-0000204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兰山区枣园镇  发布日期  2025-07-2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集体增收进行时④】沟东工坊的双重答卷:家门口的“非遗传承所”+“共富加油站”
索引号: lanshanquzgtzzf/2025-0000204
发布机构: 兰山区枣园镇
公开目录: 工作概况
发布日期: 2025-07-21

今年以来,枣园镇沟东村以非遗文化为舵,驶出了一条“传承与致富”并行的新航线。村党支部书记刘妮既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弦子戏传承人,也是“非遗共富工坊”的引领者。这个以非遗为核心的特色平台,不仅是技能的课堂,更是信息的中枢、订单的源头,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链接大市场,实现稳定增收。

非遗工坊安家村委大院,托起家门口的“共富岗”

沟东村有1300余人,留守妇女面临“想挣钱又离不开家”的困境,共富工坊精准破题,将“就业车间”直接设在村委,以非遗为核心项目,邀请专业老师现场教学。香囊、布包、弦子戏饰品…… 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手工艺品,成了妇女们的“增收利器”,人均月增收800元,既能照顾家庭,又能靠手艺赚钱,真正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误”。

从“等订单”到“找市场”,让非遗手艺对接大市场

工坊的不止“授人以渔”,更致力于打通“产供销”全链条,让村民的手艺真正转化为“真金白银”。一方面,深挖本地文化潜力: 积极整合资源,与天泽木博物馆文化小院深度合作,开发了串珠、编绳等极具村居特色的非遗手工项目,不仅传承了文化,更打出了差异化品牌。另一方面,主动出击开拓市场:工坊主动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对接外部企业和渠道,成功承接了玩偶、布包等多种机工和手工订单,为村民开辟了稳定的增收来源。

灵活就业、高效便民,让非遗文化惠及更多乡亲

为了让订单红利第一时间惠及乡亲,工坊实行订单信息“秒”达指尖,将所有新到的手工活信息,都第一时间在村微信群实时发布,确保家家户户即时知晓。村民可根据自家情况自由选择——“宅家”模式:直接领取材料带回家中,利用碎片时间灵活加工;“共享”模式:需要场地或喜欢集体氛围的,可随时到村集体提供的专门场所集中作业。沟东村共富工坊不仅让本村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其成熟模式更辐射到周边村居,带动更多人共享非遗产业红利。从本村妇女到邻村群众,从布艺头饰到串珠编绳,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个平台掌握手艺,真正实现了“一人带动一群,一村辐射一片”的良好效应。

从传承非遗到带动增收,沟东村共富工坊用一针一线的坚持、一举一动的务实,让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更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指尖流转、在心中扎根。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