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街道办事处辖区道路提升改造实施办法
|
||||||||||||||||||||||||||||||
2020-04-10 点击数: | ||||||||||||||||||||||||||||||
|
||||||||||||||||||||||||||||||
|
||||||||||||||||||||||||||||||
各工作区、社区村: 为切实改善辖区群众居住环境,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进一步补齐工作短板,打造宜居宜业商谷新城,根据《兰山区推动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要求,结合街道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任务目标。按照“雨天不踩泥,晴天不起土”的基本标准,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硬化、维修辖区(除市区建设局主管道路外)所有破损道路及未硬化的背街小巷,到2020年底辖区所有社区村全部完成内部道路硬化、改造。 (二)实施范围。街道辖区内51个社区村,三年内有拆迁、建设规划的社区村除外。 (三)进度要求。2020年7月1日前完成70%的硬化、改造任务;2020年9月1日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11月底前完成道路验收、资料整理、建设资金的拨付工作。 二、建设标准及程序 (一)技术标准。根据要求主要分干道路面(路面宽度3.5米以上)和巷道路面(路面宽度3.5米以下)两大类。 1、干道路面 1.1道路两侧根据需要设置合理的排水方式。 1.2水泥路面:采用强度不低于C30水泥混凝土,厚度不低于18厘米。 1.3沥青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时,面层厚度不低于5厘米,基层建议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厚度不低于16厘米。 2、巷道路面 2.1巷道路面合理设置排水设施,保障排水需求。 2.2水泥路面:采用强度不低于C25水泥混凝土,厚度不低于12厘米(路面宽度小于2.5米,厚度不低于8厘米),巷道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形式时可不设基层。 (二)建设程序和资料整理。各社区村主要负责人为道路提升改造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建设的两委成员为具体责任人,要具体靠上抓,安排专人负责工程档案的整理工作,对建设程序不规范、档案不齐全的不予验收和补助。 1、招标方式。农村社区新建道路委托街道进行统一招标,每个社区村为一个标段,其他新建及维修道路按照街道农经站有关规定执行。 2、施工图设计。工程要有简易设计图纸(路线平面图、排水设施、结构层示意图、工程量清单)。 3、工程档案资料。包含设计图纸、招标资料、工程施工资料、监理资料、验收资料、工程审计结算报告。 三、补助标准 各社区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前提下,多方筹措道路硬化、改造工程资金,市区、街道对按时完成建设任务、达到建设要求标准并通过验收的村居予以补助。
|
||||||||||||||||||||||||||||||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