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区农机发展中心2019年兰山区农机手实用技术培训实施方案
|
||||||||||||||||||||||||||||||
2019-06-25 点击数: | ||||||||||||||||||||||||||||||
|
||||||||||||||||||||||||||||||
|
||||||||||||||||||||||||||||||
为了加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着力顺应现代农业对农机化发展的新需求,提高农机手技能素质,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生产急需,加速培养造就一支能操作维修、懂农机农艺、会经营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机手队伍,推进全区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转型升级,提供更加有力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依据省、市农机部门要求,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着力顺应现代农业对农机化发展的新需求,以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为导向,以提高农机手技能素质为目标,加速培养造就一支能操作维修、懂农机农艺、会经营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机手队伍,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转型升级,提供更加有力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 本次培训以农机手实用技术培训对象为重点,农机操作手、农机维修工、农机合作社管理技术人员和新购机农民,农机合作社骨干机手优先培训。计划培训农机手150人次。 三、培训内容 根据我区农业生产和农机化发展的要求,重点培训以下内容: (一)农机化节本增效技术。主要包括粮食生产中的深耕深松保护性耕地(土地深松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收集打捆技术)等。 (二)农机操作技术。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各类农机具的驾驶操作使用技术,重点是大型、复式、新型机械及配套机具的驾驶操作使用技术要领、作业规范、安全知识等。 四、培训方式与时间 紧密结合农机化实用技术培训特点和要求,采用课堂讲授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问题分析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培训,举办综合技术培训班,每班次培训时间为1天。 五、组织实施 农机校负责组织培训学员,安排培训现场,并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计划培训1个班次,时间安排在8月下旬。每次培训班开班前10天,上报市农机中心。全部培训工作于9月30日前完成。 (一)合理安排师资。根据每个培训班次的要求,报请市农机局安排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进行授课。 (二)注重整合资源。利用购机补贴、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等活动,切实抓好用好关键农时季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三)严格资金用向。认真执行《山东省新型农民培训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切实严格培训资金使用范围。培训资金主要用于授课人员的讲课费、食宿费、交通费,学员的食宿费、误餐交通补助,以及培训场所与机具租用、燃料、培训资料和耗材购置、培训证书印制以及其它与培训相关的费用支出。培训结束后,出具有效票据和支出明细,按规定报省农机局办理报销支付手续。 (四)建立培训档案。一是建立培训台账。培训任务结束后,要建立规范统一、信息完整、内容真实的《2019年农机手实用技术培训台账》。培训台账包括培训地点、时间、内容等情况,并由培训教师、受训学员代表和参与组织人员签字。二是建立培训过程档案。主要包括培训学员签到册、培训教师签字表、培训班照片(包括室内培训和现场观摩)、培训班工作总结等方面内容。培训台账和过程档案装订成册,各一式两份连同培训有效票据和支出明细报,于10月底前报市农机中心。 六、加强组织领导 各部门要把实用技术培训班作为培育农机作业能手、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和效率、加速推进农机化发展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精心组织,规范操作,严守纪律,确保此次培训任务圆满完成。 兰山区农机发展中心 2019年6月 |
||||||||||||||||||||||||||||||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