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山区人民政府
简体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公共数据开放 智能问答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应急管理】临沂第二实验小学应急管理
2018-11-06    点击数:  
 索引号  lanshanqujytyj/2019-0000503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兰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发布日期  2018-11-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应急管理】临沂第二实验小学应急管理
索引号: lanshanqujytyj/2019-0000503
发布机构: 兰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公开目录: 基本概况
发布日期: 2018-11-06

为了加强和改进学校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健康平安地学习、工作、生活,打造平安校园,防范师生安全事故发生,并能快速、及时、妥善处理突发安全事故,切实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我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区教体局应急处理文件为指导,建立学校安全应急处理机制,迅速、及时、积极地开展各项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有效保障师生及学校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教育稳定和社会安定。

二、领导机构

(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中华

副组长:蒋 磊

成 员:沈自娟 陈晓河 梁 杰 王国丽 刘文一 杨洪洲 姚晓玲 董 帅 高 原 贾学彬

(二)分工与职责:

1.现场指挥组:

组长:刘中华

组员:王国丽杨洪洲

主要职责:负责指挥和组织安全事故的处置工作,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作出重大决策,督促各相关应急处置小组按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

2.警戒疏散组:

组长:蒋 磊

组员:姚晓玲王玉华王廷猛门卫 班主任

主要职责:负责疏散师生,维护秩序,保持现场,协调有关单位(如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负责救援和抢险。

3.救助医疗组:

组长:梁 杰

成员:刘文一张义芹

主要职责:全面组织救援抢险工作,及时抢救被困及重要物资,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在现场的最高领导即为现场抢救组临时指挥,每一个成员及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要参与到现场救助工作中。

4.善后处理组:

组长:蒋 磊

组员:高原贾学彬

负责对受伤职工家属及学生家长进行安抚慰问工作,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5.通讯联络组:

组长:陈晓河

组员:王西远班主任

负责对内对外的通讯联系报告;收集信息,起草事件报告;做好新闻单位的接待采访工作。

6.后勤保障组:

组长:董帅

组员:孙希杰

负责处置安全事故过程中的车辆、接待、物质保障等工作和灾后恢复工作。

三、应急处置程序

(一)接警与通知

事故发生后,在场人员(包括行政、教师、职工、临工、学生)必须立即将所发生的事故情况报告校长。校长必须掌握的情况有: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程度、危害;在基本掌握事故情况后,立即通知副组长和各工作组组长启动应急预案。

(二)施救与求助

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负责人必须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指挥协调。在场最高负责人在抢救小组到达前应根据事态临时处置。在场人员(包括行政、教师、职工、临工、学生)应首先检查学生受伤情况。根据先重后轻的原则立即对受伤学生进行应急处置。

根据事件性质向公安交警、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管理等部门紧急求援,使灾情较快得以控制,受伤人员及时得到救治。

(三)报告与通报

1.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向教体局办公室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概况,以及采取措施情况、进展和下步打算等。

重特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或知情者在向110、119报警和通知120医疗救护的同时,必须在事发的第一时间报告教体局办公室和当地政府、保险公司和相关监护人,并在2小时内将事件简要情况书面上报教体局。

通联组视情况通知班主任并由班主任通知家长。事件情况由小组统一对外发布消息。

(四)保护与维稳

1.保卫组应对事件现场实行严格的保护,防止与重特大事件有关的残骸、物品、文件等被随意挪动或丢失。因抢救人员防止事件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2.维持秩序,疏散师生,监控险情,关注事态发展。

3.作好安抚处理工作,稳定师生情绪,将影响减小到最少。

4.保卫人员严格核查外来人员身份,不准非当事人家长和闲人进入校园,保证校园的治安秩序的稳定。受伤害学生的监护人、亲属或其他有关人员,在事件处理过程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者侵犯学校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的,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五)事故调查

1.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处理及调查工作。调查事故原因,整理事故记录,形成书面报告。

2.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制度、政策、设施等存在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

(六)善后处理

1.做好受伤学生和受惊吓学生的慰问工作,及时与受害者家长取得联系,做好伤亡学生家长的安抚解释工作。做好相关人员思想工作。

2.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善后抚恤及处理工作,并与保险公司等单位取得联系,依法处理、协调赔偿,努力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七)责任追究

1.根据事实,分清责任,按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对责任人追究行政责任。有关责任人的行为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对违反本预案、不履行应急救援工作、发布假消息、不服从应急救援指挥的人员进行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临沂第二实验小学文件

临沂第二实验小学

学校紧急事态处理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及时处置危害安全的恶性事件,维护学校的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紧急事态的种类

1.“紧急事态”是指校园暴力、校园恶性伤害、敲诈勒索案件、严重殴打突发事件等。

二、预防措施

1.加强对师生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严格执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严控外来人员进入学校。

3.学校安装红外线报警装置和紧急报警按钮。

4.加强对在校患有精神病史人的监控,加强对患有精神病史人的关心,并劝其在家休养治疗,经济待遇上给予照顾帮助。

5.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6.学校要指定报警人员、信息员,建立防范学校暴力事件处理应急工作小组,做到各尽其责,协调配合。

三、处理程序

一旦发生学校暴力事件,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1.知情人员要及时向班主任或学校报告,其他同学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制止或疏散。

2.班主任和学校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制止,控制事态和相关人员并报警。

3.对伤者应及时送医院就诊,保护现场,保存物证。

4.及时上报教育部门。

5.迅速配合公安部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

6.通知受伤者的家长或家属。

7.妥善处理事故。

四、善后处理

学校要切实做好受伤学生家长的安抚、慰问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维护学校稳定。

对伤亡学生的赔偿要依据《民法通则》、《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执行。

五、调查与结案

学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和紧急事件的等级,对突发紧急情况及时展开调查,查清事实,查明原因,及时报告。

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法处置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干涉事故的调查处理。

临沂第二实验小学文件

临沂第二实验小学

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为了预防和减少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精神,特制定本预案。

一、可能引发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

引发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

课间学生追逐、打闹,学生自行到校外活动或者放学后滞留学校活动;体育活动中不慎碰撞、摔倒;学校使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安全标准;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等维护、管理不当;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或未进行必要的教育;实验操作不当;极个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诱发的原因。

二、预防办法

1.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加强教师师德规范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

3.加强对学校教育、放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

三、处理程序

事发阶段的有关工作和注意事项:

1.学校突发事件处理应急小组应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2.快速开展抢救工作,组织力量送医院及时救治。

3.做好安抚学生(家长)等工作。

4.学校应及时了解情况,保护现场及做好收集证据材料。

5.协助相关部门做好调查处理。

6.控制事态,维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7.向相关部门报告。

8.调查取证,分清责任,得出结论。

四、事故处理阶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1.依法调解原则。

根据学生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条款规定,接待家长。

2.一次性解决原则。

临沂第二实验小学文件

临沂第二实验小学大型群体

活动的公共安全事故处置防范和处理预案

为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防范和减少在体育比赛、艺术会演、军事训练、科普学农、旅游考察等大型群体活动中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交通事故及其他安全事故,提升学校对群体活动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及活动安全顺利,特制定本预案。

一、可能引发群体活动事故的原因

学校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带队教师疏于管理、学生不遵守活动纪律擅自自行活动或离队;租用的车辆车容、车况差、安全性能差、驾驶员疲劳驾车、超载、超速、随意变道、闯禁令标志或驾驶技术不熟练、应变能力差;活动场所的设施、设备、器械(具)等存在隐患,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及食品卫生标准等。

二、防范措施

1.学校和活动承办单位要加强对活动期间卫生防疫与安全工作的领导,成立专门的安全领导小组,明确相关责任,切实落实各项卫生防疫与安全措施。在组织、举行学生校外活动前,学校和承办单位应在卫生、公安、消防、交通、消防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制定计划、成立事故发生应急处理小组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组织管理机构职责、具体应急措施。加强对活动全程的监督,确定信息报告人和信息报告的程序。

2.学校要加强宣传,强化管理,严格纪律,实行全程带队的领队负责制。活动前,学校要专门开展预防传染病、食物中毒、交通安全及其他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参加活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救护能力。要配备专职教师带管,一般20-30人配一名教师,并建立必要的组织网络和通信网络。参加集体食宿的所有人员在活动期间必须服从组委会的统一安排,未经组委会同意,不得擅自在外食宿。

3.学校和承办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并督促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大型活动需要的盒饭、点心、饮料等食品必须在卫生、工商等部门公示的专业企业中定购,保证外加工食品的卫生与安全。学校在组织学生异地参加军训、学农、游览、参观等活动时,对需在外就餐的,必须事先查看就餐地点,查验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包括食堂和小卖部等)以及从业人员健康和培训证明、饮水卫生合格证及检验报告等,并将就餐地点和人数告知当地的教育部门及卫生监督部门,经卫生部门认可后,方可组织学生就餐,确保活动的环境、饮食饮水的卫生安全。

4.学校和承办单位要积极配合公路、铁路、民航、卫生、公安等部门,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确保参加活动人员途中和活动期间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交通事故和其他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要精心选择活动的路线和车辆,确保途中交通安全。要认真检查活动场所,确保安全通道的畅通,防止人群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确保有关设备设施符合卫生与安全要求,特别是公共场地的电器、消防设施、运动器材、高压、高温设备及参加活动人员生活设施等重点部位和环节的安全检查。

三、处理程序

一旦在活动期间发生事故,应遵循以下程序处理。

1.及时报告和报警。

(1)一旦发生事故,活动领导小组要立即向当地相关部门报告,寻求帮助。同时向学校报告,学校领导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同时在第一时间内向教体局有关部门报告。

(2)报告中要具体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情况、事故原因及处理情况。对于发生事故原因不明的可在后续报告中说明情况。事故处理的进展在后续报告中说明。

2.学校和承办单位应根据现有条件和能力及时采取措施救护患病或受伤人员,同时以最快方式将人员紧急送至附近医院,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对患病或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3.学校和活动领导小组迅速收集有关事故信息,做好相应的记录及有关现场、证据的保存工作。活动的组织网络和通信网络应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在最短的时间内相互联系并及时做情况汇总。

4.学校和活动领导小组要组织力量疏散人群,有条件的要及时运送活动人员回学校或去安全的地方。

5.及时联系患病或受伤人员的家属(学生家长),做好安抚工作。

6.落实公安、卫生、教育等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措施,控制事态,减少社会影响。

7.学校要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做好随访工作。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或疑似疫情以及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事件后要做好隔离和排摸调查,以防病情蔓延和治疗延迟。安排专人做好患病或受伤人员家属(学生家长)的解释工作,并及时将有关情况书面报告教体局。

8.及时通知保险机构介入。

9.必要时公安介入。

临沂第二实验小学文件

临沂第二实验小学

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认真预防和减少伤害事故隐患,提升学校应对伤害事故的处理能力,依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和“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原则,建立应对迅速、处理及时的防范体系,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预防管理

1.学校应建立体育活动(体育课)的管理、规章制度。

2.学校内的体育器材、场地设施应有专人保管和维护,保证安全使用。

3.对身体有问题的学生要劝其退出活动。

4.体育活动(体育课)应有体育专职人员带领做好准备活动、整理放松活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参加体育活动。

5.体育活动过程、体育教学过程应符合相关部门的要求。学生活动中保证体育专职人员在场指导。

6.学校体育活动应保证每班配备一名教师指导和管理。

7.学校应当科学、合理安排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场地,避免同一场地挤满学生。

二、处理程序

学校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甚至伤及生命事件,应当遵循以下程序应对处理。

1.学校应根据现有条件和能力及时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学生;情况严重者,应以最快方式将伤者紧急送至附近医院救治。

2.及时收集有关事故信息,保存好有关证据、资料,并作好相应的记录。情况严重的应保护好现场。

3.学校应按照上级部门规定的事故发生后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严重伤害事故应在第一时间上报教体局。

4.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安抚学生(家长)等工作,组织探望、回访。

5.做好宣传教育,控制事态扩展,维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6.保险介入,同时通知保险机构介入。

临沂第二实验小学文件

临沂第二实验小学

急性化学中毒事件的处理应急预案

为了预防和减少化学实验中引发的急性化学中毒事故,提高师生应对急性化学中毒突发性事件的处置能力。依据市公安局、劳动局、化学工业局编印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培训教材》,特制定本预案。

一、可能引起急性化学中毒事故的原因

引起急性化学中毒事故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危险化学品储藏中发生渗漏、标识模糊不清,稀释过程引发的,演示实验过程和学生实验过程中引发的,违反实验操作规则等原因。

二、预防办法

1.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制定管理和实验操作规则,并配备专人管理,对危险化学品实行专人、专柜、加锁的措施。

2.加强对学生实验课的规范教育。

3.加强实验课前对化学用品、实验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处置程序

一旦发生急性化学中毒事故,应遵循以下程序处理。

1.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向学校报告,学校领导应立即赶到现场,同时在第一时间向教体局有关部门报告。

2.启动应急处理小组:

(1)做好现场抢救,落实现场抢救人员,减轻中毒程序,防止并发症,争取时间,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2)做好现场疏散工作,控制事故势态的扩大。

(3)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做好告知家长工作。

(4)做好家长安抚工作和其他学生及家长思想工作,控制事态,维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并及时做好随访工作。

3.现场抢救:

(1)气体或蒸汽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移到新鲜空气处,松解中毒者颈、胸钮扣和裤带,以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并要注意保暖,毒物污染皮肤时应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物,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时间15--30分钟。

(2)经口中毒者,毒物为非腐蚀性者应立即用催吐的办法,使毒物吐出,现场可压迫舌根催吐。

(3)对于中毒引起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人工呼吸法(口对口呼吸):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托起患者下颚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捏紧患者鼻孔,术者深吸气后,紧对患者的口吹气,然后送开捏鼻的手,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吹14--16次。吹气压力视患者具体情况而不同。一般刚开始吹气时吹气压力可略大些,频率稍快些。10--20次后逐步将压力减少,维持胸部升起即可。心跳停止者立即做人工复苏胸外挤压。具体方法是患者平仰卧在硬地板或木板床上,抢救者在患者一侧或骑跨在患者身上,面向头部,用双手的掌根以冲击式挤压患者胸骨下端略靠左方,每分钟60--70次。挤压时应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发生肋骨骨折、血气胸等。

(4)及时送医院急救,给医务人员提供引起中毒的原因,毒物的名称等情况,送医院途中人工呼吸不能中断。黄磷灼伤者转运时创面应湿包。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