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及执行情况】临沂第三实验小学2020年工作计划 | ||||||||||||||||||||||||
2020-02-17 点击数: | ||||||||||||||||||||||||
|
||||||||||||||||||||||||
|
||||||||||||||||||||||||
2020年,学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区教体局“强质量、抓改革、创品牌、守底线、惠民生”工作思路为指导,强党建、提内涵、优队伍、重协同,以党建统领集团办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家校协同育人、服务育人和群团工作,建设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教师幸福工作的家园、家长认可、社会满意的校园,打造梦想教育特色品牌学校。 一、推进党建强基固本工程,强化统领引领作用 (一)加强改进党的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坚持党统领一切,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建“清单”管理,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创建有成效和影响力的支部品牌。以学校“三烈士一英模”事迹为底色,开发建设“不忘初心 立德树人”红色基因展馆。 (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提高党员政治站位和政治素质。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实施党员名师工程,建立行之有效的党员日常考核机制,落实党员示范岗和党员先锋岗机制。建设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创新教育形式,开发以“三烈士一英模”为核心红色基因课程。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党风廉政责任,落实《条例》《准则》等,加强廉洁方面的自律。通过签订廉政责任书、承诺书、传达上级廉洁通报、每月5日进行廉政提醒、开展廉洁教育活动等方式,加强廉政廉洁教育。 (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总支通管全校的意识形态工作,班子成员和中层教干负责分管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齐抓共管,协同配合、全员支持参与,坚持政治方向、育人为本、分工合作的原则,从五个方面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构建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新格局。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把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到立校办学、育人育才全过程,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 二、推进内涵优化提升工程,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一)丰富梦想文化内涵。根据“梦想教育”特色定位,基于学校百年发展经验和红色基因,整合沂蒙圣贤文化、红色文化、现代文明和时代主题,进一步完善以“崇德、尚贤、博雅、弘毅”为基本内涵的梦想文化体系,丰富物质文化、优化制度文化、丰富精神文化,建设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学校文化,以梦想文化引领师生成长,推动文化立校。落实以“梦想教育”为核心的学校章程、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引领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建设特色品牌学校。始终把满意度作为办学的指向标,矢志不移的坚守教育本真。 (二)稳步推进集团办学。坚持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共享发展、特色发展原则,推进集团办学。尊重每所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定期开展校际教学联研、班级管理论坛、学校发展论坛、集团理事会等,分享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有效的课程教学、优秀的教师团队等,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推广与合成再造,推动协同抱团发展,打破校际壁垒,缩小校际差距,引导各校增强自身造血机能,提升内涵,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形成特色教育品牌,让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更有获得感,让教育发展的成就惠及更多的老百姓。 (三)建设法治平安校园。认真贯彻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全面推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进程。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推进“法制进校园”活动。坚持民主集中制,定期召开校务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设置信息公告栏,公开校务信息和教育收费等项目,建立健全问题协商机制,广泛听取学生、教职工和家长的意见建议。落实招生工作“阳光工程”,落实上级关于解决大班额问题的各项措施,推进教育公平。建立校内督导机制,提升内部管理效能。把校园安全放在更突出位置,探索安全工作新机制、新方法,提升学校安全工作成效。 三、推进师生素质提升工程,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通过师德演讲、评选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典型,加强师德师风考评,讲好师德故事,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杜绝违规家教、以教谋私、体罚或变相体罚等违规行为。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加强班主任队伍培养,制定班主任成长培训计划,提高班主任组织管理和教育能力,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 (二)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按照“团结、务实、创新、廉洁”的总体要求,通过加强学习、细化分工、强化担当、岗位历练等,提高教干队伍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锻造一支素质高、业务专、心胸宽、理念新、作风实、业绩优的教干队伍。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推动教师阅读工程和信息化应用工程,借助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实施“教师成长工程”“名师培养工程”,建立“名师引领——学科带头人牵引——教学能手示范——教学新手跟进”为序列的成长机制,发挥名师带动、辐射作用,促进骨干教师再次成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校园推广普通话、规范汉字,提高师生书写水平。引导教师强化“三小”教育科学研究,增强教科研的实效性。进一步完善教师综合考评制度,借助评价杠杆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三)大力实施有效德育。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统领,深入贯彻《兰山区“十三五”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兰山区中小学生品行养成教育三年提升计划(2018-2020)》,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序列化、层次化的小学德育机制。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法治教育,创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教育。积极探索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多种途径,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通过社团活动等实现自我管理或参与学校治理。创新探索“传承红色基因、彰显领巾风采”的少队工作机制,纵深推进少先队改革。 (四)推进课程课堂改革。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落实兰山新课堂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和以红色基因、传统文化为重点的校本课程,进一步完善七彩梦想课程体系,进一步探索高年级自主选课学习。建立校内外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形成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效衔接、学科学习与实践学习有机结合。实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工程和体育艺术“2+1”项目,落实“艺体信”学科的课程计划,推进体育艺术特色活动的开展。探索幼小衔接和小初衔接,加强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整合与实施。落实劳动教育,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范研学旅行,深入开展国防、环境、民族团结等方面教育工作。持续进行梦想思维课堂研究,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机制,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课后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质量。 四、推进全员协同育人工程,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一)推进家校协同育人。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发序列化、层次化的家长课程,提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水平,发挥家庭教育育人优势,构建家校育人共同体。大力开展家长开放周和“家长大讲堂”活动,用好校外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校园,用实践砥砺梦想。 (二)提升后勤服务水平。按照规定配置教学资源和设施设备,完善实验仪器配备,提高实验装备水平和学校图书、体育器材装备质量,加强校产管理,提高现代教育设施的利用率。加强学科专用教室、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贯彻落实《中小学实验室规程》,加强实验室建设,开展好实验教学。做好校园“三化”工作,建设生态校园、文化校园、书香校园。落实学校后勤服务工作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落实“阳光”采购。推动信息建设水平,建设智慧校园。实施崇德楼加固项目、东大门改建项目,推进校安工程。加快沂州路校区建设,按照上级规定时间竣工启用。积极稳妥地开展午间配餐试点,探索适合全区推广的中小学午间配餐经验。 (三)强化教育宣传工作。把宣传工作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健全宣传工作制度和队伍,落实内宣与外宣的结合。在内宣上,用好校园广播、电视台等校内各种现代化手段,;在外宣上,既维护好微信公众平台,又要充分利用各级新闻媒体。严格落实新闻采访接待报备制度,记者到校采访,均需报备获得上级允许方可进行。严格舆情管理,实行24小时舆情监控和舆情报告制度。健全和完善舆情应对预案,建立并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 (四)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坚持党领导群团,指导群团工作的原则。构建关爱机制,做好女工工作。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建好职工之家,做好工会工作。统筹做好离退休教师服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关工委、“五老”队伍作用,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动“四德工程”建设,完成文明创建各项考核任务。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