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山区人民政府
简体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公共数据开放 智能问答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临沂第三实验小学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关规定
2020-01-09    点击数:  
 索引号  lanshanqujytyj/2019-0000561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兰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发布日期  2020-01-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临沂第三实验小学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关规定
索引号: lanshanqujytyj/2019-0000561
发布机构: 兰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公开目录: 教学科研
发布日期: 2020-01-09

为适应和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言明教学纪律,保持良好稳定的教学秩序,加强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市区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 课堂规范

第一条 按教导处排定的课程表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擅自调课或停课。

第二条 教师上课前应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体现兰山新课堂和我校“思维大课堂”理念。教师根据铃声提前两分钟到达上课地点,督促指导做好上课准备,上课铃响后,师生要互相问好;下课时,师生要互相再见。若有学生迟到,听到“报告”声,老师应立即准许其进入教室就坐。

第三条 教师上课衣着要整洁,仪表要端庄。用普通话,言行要文明;不说脏话,不吸烟;不得坐着上课,上课期间不得随意离开教室。上课不得随意接打手机或利用手机做与教学无关的。

第四条 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生本”课堂理念,做到因人、因材施教,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爱护、关心学生,以鼓励表扬为主,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讽刺、挖苦、谩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第五条 严禁教师随意对学生进行停课,对个别特别需要教育的学生停课必须报教导处或校长室批准〔半天以内由教导处批准;半天以上经校长室批准,由教导处开出书面停课通知单,并通知学生家长。

第六条 教学方法得当,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密度,并及时从学生中得到反馈,对学生反响地较大的教法应给予改进,课堂教学既要处理好尖子生“吃不饱”现象,也要考虑差生的“吃不了”问题。

第七条 提倡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活动时间不得少于整个课时的1/3,积极增加课题实验,课题组成员课堂教学中应有明显课题意识。

第八条 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音、体、美、信、科老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开足开齐课程,注重学生的学科能力的提升,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开出率应达到100%。

第二章 教学教研

第九条 各教研组要发挥群体优势,集思广益,集中教研和平时即时教研两大阵地,踏踏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教研组长要充分发挥组织和协调作用,按时组织教研活动,率先垂范,带领全组老师认真深入地开展好每一次教研活动。

第十条 各教研组由组长负责带领全组制定出教研活动计划,教研活动内容要报送相关教研员审核通过后,然后再操作,确保教研质量。

第十一条 按规定语文每周二下午第一、二节课,数学、英语每周三下午第一、二节课,考查学科每周二上午第一、二节课进行集中教研,每天安排一次小教研,时间为每天的办公时间。各教研组要按时、认真开展。

第十二条 教研活动后,各组要认真整理有关资料,按活动时间顺序放入档案盒。

第十三条 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由教务处组织检评,采取随机抽查的办法,通过说课答辩、调查问卷、答卷等方式,检评教研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实行捆绑式评价,考评成绩既纳入教研组考评中,又计入个人考评中。

第三章 备课要求

第十四条 备课基本形式。市级及以上教学能手、市级及以上优秀教师、上学期度成绩在年级组前20%的、以及年龄在50周岁及以上的教师可以自由从两种备课形式任选一种或两种进行备课;年龄45-49周岁的老师,使用纸质备课,可以自由选择简案和详案;45岁以下的教师手写精品详案。

第十五条 备课内容要求齐全,教案的设计突出实用性,教学重点、难点突出,并且有解决、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设计,有学法指导。过程的设计要完整、实用、科学;超前备课,不能临教临备,更不能教后再补;练习设计既要有一定的数量,更要有质量的要求。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更要重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题型多样,体现分层教学,达到培优补差的目的。

第十六条 备课实现“四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相关课外资料。备课前要对教材、对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群体优势,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清“三维”目标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最优化的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形成书面教案,要展示新的教学理念,及时反思,进一步调整教案,体现二次备课,有实用价值。所有兼课都要自主备课。

第十七条 教学每单元或每课后,老师们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写下自己的案例反思或教育叙事,积累教学经验,根据区教研室的要求,撰写教学反思,每学期不少于10篇,注重质量。撰写教育教学叙事或教学论文等,每学期不少于1篇。

第十八条 备课检评备课实行组长签字制,每周一由教研组长检查一次,进行签字,再送教务处检评。教干、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联合检评,检评形式分平时检评,期中检评、期末检评。根据备课要求进行量化赋分。

第三章 作业要求

第十九条 内容要求。作业布置要适量,难度适中,作业总量按区教体局的有关规定执行。严格控制课外书面作业总量,认真落实“快乐星期三”--无书面家庭作业日。

第二十条 设计要求。作业设计要科学,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突出重点,重视理解和运用,既注重数量,更注重质量,体现分层教学。

第二十一条 形式要求。作业形式要多样,包括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恰当运用网上学习平台布置作业。

第二十二条 书写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要求书写时握笔和坐姿正确,写字认真工整,卷面整洁漂亮,答题准确规范。

第二十一条 批改要求。作业要全批全改,做到认真、及时。实行等级评价和“双级”评价,批语字体工整,格式规范,有示范性和激励性,指导好学生订正。

第二十二条 检评要求。教务处采取平时检评和期末检评相结合的形式,并按各要求进行量化赋分。

第四章 待优生帮扶

第二十三条 制定待优生转化档案,定期进行待优生帮扶。

第二十四条 对成绩优秀和智力较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学习难度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解答疑难问题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第二十五条 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优秀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发挥特长,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对有困难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分析原因,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