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及执行情况】临沂第十一中学2020年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 ||||||||||||||||||||||||
2020-12-31 点击数: | ||||||||||||||||||||||||
|
||||||||||||||||||||||||
|
||||||||||||||||||||||||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临沂十一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育教学,守正创新,砥砺奋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跨越发展。一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秉承兰山区教体局“强质量、抓改革、创品牌、守底线、惠民生”的工作思路,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构建“尚智如玉、崇德若兰”的学校文化,聚焦一个中心,打造五个共同体,推进十八项重点工作,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奋力书写学校事业发展奋进之笔。 一、推进依法办学,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校明确“发展教师、成就学生、幸福家庭、服务社会”的办学目标,制定“育名生、树名师、创名校”的发展目标,创新“制度化、课程化、民主化、差异化、高效化”的管理方式,形成“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做最好的自己”的管理理念,打造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共同体、以首席班主任为核心的班主任共同体、以首席教师为核心的学科共同体、以级部主任为核心的年级共同体、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共同体,引领临沂十一中这艘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二、构建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课程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是实现育人目标的核心载体,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学校构建“六位一体”的立德树人课程体系,提升师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助推学校高品质发展,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校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构建“六位一体”的立德树人课程体系,品兰德育课程、智玉学科课程、博雅书香课程、创新科学课程、健美体艺课程、和融家校课程特色鲜明,相得益彰,涵养“智慧如玉、品德若兰”校园精神,让厚重的文化浸润校园、滋养师生。 今年春季,学校开发了疫情下的校本心理特色课程,通过开设心理课、举办沙龙活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录制心理微课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筑牢疫情防控心理防线。学校上好疫情防控、心理辅导、爱国教育开学第一课,让学生向暖而生,幸福成长。 学校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开设了民间布艺、烘焙、红色文化等24个社团,涉及艺术、体育、科技、国学、手工等内容,学生自主选课,实行走班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看到更美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加强师资建设,助推学校全面发展 学校坚持校助师名、师助校名,大力实施“青蓝工程”“三名工程”,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在学校经费并不宽裕的状况下,将真金白银优先用在师资培训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智慧型教师队伍。按照“以点带面,分层推进”的发展思路,建立健全名师新秀培养体系,名师新秀不断涌现。 今年,60余位新教师与老教师喜结对子,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按照名师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三部曲,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脱颖而出。6月,兰山区教研室到临沂十一中开展“订单式”教研活动,对学校教育教学和中考备考工作进行指导。暑假期间,许守梅老师受邀参加全国第17届中小学骨干英语教师研修班,提供的线上教学课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副校长张娟参加山东省2020年基层人才挂职研修,日常到临沂市教科研中心学习深造,周末到校加班加点,充分发挥引领、指导作用。10月,临沂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名师工作室工作会议暨“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骨干教师座谈会在临沂十一中举行,市教科研中心陈秀虹科长出席,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王媛媛主持,市名师工作室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名优教师的孵化器、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器。10月14日兰山区七年级数学研讨课在临沂十一中召开,刘宇老师代表十一中展示了一堂高质量的示范课,范自成主任作了关于十一中七年级数学组的优秀经验介绍。11月,学校组织40余名骨干教师远赴重庆参加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以终为始,创造未来,让学校成为成就师生梦想的地方。青年教师刘宇等参加市、区级讲课比赛,30人次获得市、区讲课比赛一二等奖。12月8日至11日我校举行了校级优质课评学全校37名教师参加了评比最终学校评出一等奖20名,二等奖17名,并择优推荐选手参加区级及以上优质课比赛。2021年1月4日开始了为期两周的新教师汇报展示课,36位新教师精心准备,包组教干和本组教师参与听课,并进行评课指导。 学校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铸师魂,强素质,促发展,扎实开展“十一好教师”、抗疫先锋、最美教师评选等活动,树立师德标杆,展现良好形象。 四、强化过程管理,促进学校精细发展 抓好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抓住教师的关键是管理。学校不断修订完善教师教学规范制度、教学常规落实制度、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师评价机制,认真落实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的相关规定,全面解放学生,真正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 学校开展“半天无课日”活动,抓实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集体教研围绕研什么(哪些内容放进去)、怎么研(程序、方式、方法)、得什么(拿出来哪些成果)做文章,务求解决实际问题。坚持教研组和备课组集体备课,实行“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定内容,明确集体备课工作流程,包组教干全程参与,教务处专人检查考评。集体备课注重了教研形式和质量,注重了实效,做到了活动事先有筹划,有准备,有书面安排表;活动中有考勤记录,有活动过程记录,有活动结果反馈等。学校集体备课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保证考试学科不超课时,考查学科不缺课时。立足教学质量这一中心,教务处及年级管委会严格进行教学常规检查与整改,落实备课、上课、作业、检测、辅导、反思“教学六认真”执行情况。 以单元集体备课为基础,以先行课研讨、集体教研观摩、案例研究、反思研究为主体,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学校实施六条线听评课活动:一是校长预约听评课,主要是调研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二是三课活动听评课,教研组公开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究展示课;三是学校文理组听评课,实施对每位教师的课堂监测;四是学科组内的骨干先行课,供青年教师学习、借鉴;五是开展学科周和班级周听评课,学科周结束召开学情会商会,班级周结束召开班级教导会,目的表扬激励树典型,问题导向促整改;六是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五、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抓好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学校打造智慧校园,构建智慧课堂,积极探索内涵发展、自主发展、优质发展之路。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力推进高效课堂,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科研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学校落实“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依托钉钉智慧教育平台、智慧教育云平台、课堂派等平台,扎实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以行动践行初心,用担当诠释使命,为社会交上一份沉甸甸的战“疫”答卷。学校制定在线教育方案,引领学生在线学习;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在线教学效率;实时监控检测,及时补教补学;增加特色课程,丰富线上教学。全面开学复课后,学校搞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开展以放松、健身、愉悦为目的的体育课,各类课程全面开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实施培优工程,落实帮扶措施,开展团队创优活动,通过励志教育、精准教学、科学备考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铸造中考辉煌。 学校2020年中考勇于超越,争先进位,再创佳绩。全体九年级学生的总平均分在全区进步两个位次,优秀率、合格率分别进步一个位次。各学科整体提升,其中历史、数学较去年进步7个位次,地理进步3个位次,物理、化学、语文等分别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高分段学生数量较以往也有大幅度提升, 600分以上的学生达170人。八年级地理、生物,总分90分以上的占全年级总数的28%,部分班级90分以上达到40%,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了十一中人的获得感、荣誉感。 六、推进集团化办学,引领学校品牌发展 临沂第十一中学教育集团深入落实《兰山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推进基础教育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和《兰山区教育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明确工作思路,梳理工作路径,打造工作亮点,以高品质内涵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1月,集团召开集团化办学座谈会,交流合作办学经验,研讨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常规、试题命制等热点问题。3月,临沂十一中李辉、王向伟等教师心系农村教育,情暖乡村孩子,通过钉钉群直播的方式,让音乐课、手工制作课插上隐形的翅膀,惠及新桥中学、方程中学学生。5月,集团举行首期线下名班主任大讲堂活动,临沂十一中黄荣玲、黄国宏等班主任赴方程中学开办讲座,分享了治班方略、育人经验、教育智慧。6月,集团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实践共同体教学研讨活动,临沂十一中、新桥中学骨干教师执教公开课,演绎灵动课堂。7月,临沂十一中赠送新桥中学成套学生课桌椅,实现集团内部国有资产合理流转,教育资源优化配置。12月,集团化办学座谈交流会在临沂十一中太原路校区举行,共同商讨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具体落实方案,共同推进集团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互惠共享。集团相继组织举行了校长论坛、班级管理论坛、教学教研论坛。集团带领各成员学校砥砺奋进,改革创新,践行“互学互鉴、互帮互助、合作共赢”的教育集团化办学精神,共创美好明天。 七、坚持创新特色,促进学校跨越发展 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以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为重点,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核心,激发师生成就感和幸福体验,打造特色亮点,提升办学品位。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智慧课堂,形成鲜明办学特色。 5月,学校作为项目领衔校受邀参加临沂市课改实验区阶段成果展示会,其展示材料《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由市教科研中心汇编成册,编印的校本教材《玉兰花开》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9月,学校参加全国课改实验区中小学红色基因传承课程建设现场会暨创新人才培养座谈会。学校是临沂市数字教材实践项目实验学校、临沂市教育质量评价项目领衔学校、临沂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实验学校、“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建设项目领衔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验项目领衔学校,入选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教师的辛勤付出,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更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站在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实现新作为。学校秉承“起于责任、成于智慧”的办学理念,树立“智慧如玉、品德若兰”的精神追求,形成“一校两区、一体两翼”的发展布局,迎来精彩蝶变,加快品牌建设,不断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高品质发展、高质量发展。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临沂十一中人必将牢记教育初心,激荡教育情怀,谱写时代华章。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