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埠镇:全民抗疫的“白沙埠担当” | ||||||||||||
|
||||||||||||
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全民抗疫斗争中,兰山区白沙埠镇党员干部群众不畏艰险、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大力弘扬新时期沂蒙精神,继承发扬“孟良崮战役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新“孟良崮战役”。 危难之时,党员干部冲在前 大年初一一大早,兰山区白沙埠镇尤新村党支部书记杨学文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抓紧部署安排疫情防控工作,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阻止好村民们不要成群结队聚众拜年。大年初二是走亲访友的日子。这沿袭了上千年的传统习俗一下子改过来并非易事。一大早,杨学文再次对封村设卡工作进行安排,设立路障及警示牌。村里及时设立了两处控检站,杨学文第一个站出来,提出站好第一班岗。疫情面前,“两委”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成为义无反顾的志愿者。然而,知情的人都在为杨学文的身体捏着一把汗。这么连轴转,连身体健康的人都会劳顿困乏,况且他还是一个曾经多年身患重病的人,如何吃得消?而此时的杨学文早已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不仅如此,杨学文还带领党支部的15名党员主动向党支部缴纳了一笔1.5万元的疫情防控“特殊党费”。 在玉平社区疫情检查站,鲜艳的党旗迎风飘扬。全体党员在党支部书记王世学的带领下,一场缴纳“特殊党费”的活动,让党性在这里得到了“大考”的锤炼。短短半天的时间里,多则2000元,少则100元,21名党员缴纳“爱心党费”7430元。同时,三年没领一分工资的王世学还自掏家底捐款1万元,带领“两委”干部率先垂范,助力疫情防控。这个只有212户626名居民的小小社区累计捐款捐物达45400元。 “疫情当前,人人都在为国家做贡献,我捐赠的这些鸡蛋送给社区居民,奉献一份爱心,做出一点贡献,也尽到一份责任。”2月10日夜晚,两辆装载鸡蛋的货车稳稳地停在了白沙埠镇朱潘社区居委大院里。居民家中鸡蛋告急,党员徐凯一个举动,让全社区居民为他点赞。 在毛家村社区,省人大代表、党支部书记毛会涛个人带头向党组织缴纳了“特殊党费”1万元,并捐助防疫经费1万元,用于集体统一采购蔬菜面食等生活物资,发放给不便外出购物的居民。 在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总有最美的身影闪耀光芒,总有暖心的名字感动于心。在孝友社区,63岁老党员张信广主动放弃与家人阖家团聚的美好时光,却义无反顾选择甘当疫情防控的义工,寒风中坚守在防控疫情、守护平安的第一线,那份坚韧不拔的执著,那份真诚奉献的义举,擦亮了共产党员的生命底色,成为社区居民眼里的“最美风景”。 劝返外出人员、排查外来人员、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沿街喷药消毒、净化环境卫生……白沙埠镇1200多名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甘当志愿者、争上第一线,听从组织召唤,践行党的宗旨,牢记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筑成了一道道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非常时期,全民抗疫筑长城 疫情来袭,全民皆兵。大年初一,白沙埠社区田永强、张宪福、张祥宗、崔鹏等4名党员主动递交“请战书”,请求担任疫情防控巡查员,哪里有危险就到哪里去,逐户上门排查登记,带动了更多党员群众加入到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大年初二,白沙埠镇全部进入“战时”状态,镇、村两级设立检查站点59处,许多群众自愿报名“应征”,争当志愿服务者。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全镇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精心部署、科学防治,健全防控工作体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织密并构筑起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方位的疫情防控工作网络。 “听说村委要集中购菜这件事后,我们弟兄俩一合计,干脆把这车新鲜蔬菜捐出来吧,也算是为抗击疫情做点贡献!”2月8日,元宵节。正当许多村民为购买蔬菜犯愁时,尤新村村民郑云臣、郑贵臣弟兄俩主动把5吨蔬菜捐献给村民,一时间在微信群里引发热评。当天,一袋袋装着茄子、菜花、辣椒的新鲜蔬菜送到了家门口,900多户村民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元宵节礼物。 在白沙埠镇,这样慷慨解囊奉献爱心的何止郑云臣、郑贵臣弟兄俩。船流街社区居民杜广武捐赠5万余元款物助力社区疫情防控;诸葛城村村民管扬为村民捐赠7600只防护口罩;钓鱼台村村民宋清龙为村民送来5000只医疗防护口罩;东孝友村王迎山、王生礼、王孝敬等村民自发捐款购买消毒机械;白沙埠社区上至80多岁的耄耋老人、下至几岁的孩子,捐款捐物20余万元支援防疫;乔怡佳烘焙蛋糕店曲凤媛1500余份“爱心面包”送给防控一线最可爱的人;柏庄村爱心人士王茂新主动将自家企业库存的价值3.2万元汤圆、水饺食品捐赠给全体村民;崖头社区爱心村民郑继全、刘来生、张钦国捐款捐物25600元,为全社区70周岁及以上老人和贫困户,每人送上总价值达160元的花生油、花生奶、挂面和八宝粥等“四身礼”…… 在西朱阜村,伊拉克籍友人卡莫纳慷慨解囊,为村里及时送来了总价值7000元的鸡蛋1000斤、面粉2000斤,用于帮扶全村60周岁及以上老人和贫困户,解决了面临的生活实际困难问题,被村里人传为美谈。两年前,卡莫纳在临沂朋友的介绍下,不远千里,来到西朱阜村创业。建厂之初,村里人没拿他当作外人,企业面临征地、架电等实际困难,当地村民鼎力相助,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患难之中见真情,身在异国他乡的卡莫纳与当地村民结成了深厚的友谊。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感同身受,大爱无疆域,爱心无国界,卡莫纳第一时间向村里伸出援手,献出爱心,得到了村民的称赞。 卡莫纳的爱心举动,影响带动了一大片。陈明强、陈明伦、陈俊儒、田华、田凤宝等32名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支持村里抗击疫情。截至2月19日,共收到爱心款物达5.15万元,有力地支援了全村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面对疫情,我们有爱心的商会企业家们坚决不能袖手旁观!……”国难当头,白沙埠镇商会彰显社会担当、企业责任、人间大爱,从2月2日发出倡议书开始,截至2月23日,17家企业和个人累计捐款450300元。此前还有一家不愿透露名称的企业单独捐助临沂市慈善总会100万元。 爱心企业以实际行动擦亮了“大爱白沙埠”固有的道德底色;商会的力量,擦亮并温暖了“大爱白沙埠”的天空。 说星星明亮的人,那是你没有见过护士的眼睛!说阳光温暖的人,那是你没有感受过医生赤热燃烧的内心!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援鄂医疗队副队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王生浩,是出生于贾家村的兰山籍人,出征湖北,家里几辈人都是医生的这名“山东小伙”,没有丝毫犹豫报名,义无反顾踏上战疫一线。 非常时期,省级文明镇、大爱白沙埠满满的正能量,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牢了坚固的钢铁长城。 关键时刻,巾帼架起“火线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白沙埠镇的巾帼志愿者们同样不让须眉,这里处处绽放着“木兰花开、同心战疫”最美瞬间。 巾帼女人花,芳华战疫情。在白沙埠社区,一支由20多人组成的巾帼志愿者队伍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里,母女齐上阵、同心战疫情的场景着实让人感动。社区妇联主席田美华说:“妇女顶起半边天,关键时刻,俺们这些娘子军同样一呼百应,拉得出、打得赢。” 巾帼志愿者有着男人不可比拟的优势,工作认真、细致,喜欢“刨根问底”。每天上门排查,看看户里个人家庭卫生防护情况,讲一讲防控知识,摸排是否有从武汉来,是否到过武汉,是否有接触武汉人员等工作,摸得清、记得准,深得居民好评。 前石梁头村位于白沙埠镇最南部,整村拆迁后,躲迁的群众如何防控成为摆在村“两委”面前的一道难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前石梁头村“两委”成员没有畏难发愁,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王秀玲为组长的防疫工作领导小组,村里建立了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骨干的巾帼志愿者队伍。针对村民在外躲迁的情况,利用电话、微信群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坚定打赢的决心和信心。 在东安静村,妇联主席张志莲无微不至照顾隔离群众的故事,被人们传为美谈。“缺什么,给你们送什么,有困难,尽管提。”张志莲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照顾被隔离的张某某一家,演绎出了“隔离不隔爱、真情暖人心”的感人故事。 同样,在白沙埠镇卫生院,活跃着一支“最美逆行者”的身影。战“疫”阵地上,她们不仅仅是白衣天使,更是冲锋勇士。面对急难险重的防控任务,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惧风险,勇往直前,用青春年华筑牢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强屏障,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青春之歌。涌现出了轻伤不下火线的房克艳、勇当排头兵、铸牢防护墙的孙建荣和战地黄花分外香的卢念花等先进个人。 “疫情面前拉得出、豁得上,600多名志愿者主动加入到战疫一线,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女性风采,为全镇疫情防控贡献了巾帼力量。”白沙埠镇妇联主席王慧娴说。 “四进”攻坚,化蛹为蝶迎春光 当前,全国抗疫形势持续向好,胜利曙光近在眼前。日前,省委吹响了“四进”攻坚的冲锋号,1100余名机关干部派驻基层进企业、进项目、进乡村、进社区。连日来,省派省生态环境厅“四进”工作组在组长范立俍的带领下,深入兰山区白沙埠镇玉平社区走访调研;市、区联合工作组在市发改委联合帮包组带领下,下沉一线走访调查摸底,掌握底情,认真做好指导、督导、协调、反馈各项工作,有针对性制定措施,“店小二”式靠上服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为白沙埠镇全面复工达产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一年之计在于春。相信,在“四进”攻坚工作组的精准帮扶下,“大爱白沙埠”必将迎来一个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更加美好的春天。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