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 ||||||||||||||||||||||||
2022-03-31 点击数: | ||||||||||||||||||||||||
|
||||||||||||||||||||||||
|
||||||||||||||||||||||||
临沂市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2021年,临沂市兰山区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聚焦聚力“六稳”“六保”,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市场监管工作,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区局成功创建全国首批“节约型机关”,被省局授予“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等荣誉称号。现将我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觉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明确专门法制机构。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扎实推进。明确法规科作为专门法制机构承担本部门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牵头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组织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会议,开展案卷评查、案件回访、行刑衔接工作,不断提高案件质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二)聘请法律顾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聘请了法律顾问,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制定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行政执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咨询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促进我局依法行政,提高决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把党的教育工作和法律法规学习一体推进。将每周五设为固定学习日,由法规科牵头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党内规章制度和市场监管领域法律法规,领导干部、公职律师、法规科工作人员担任主讲人,着力培养全局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四)将法治政府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同步部署。把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学习贯穿于党风廉政建设全过程,重大节假日均组织全员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和法治教育培训,法治政府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同步部署、一体推进。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强化执法维权,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一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市场主体年报率,夯实信用监管基础。2020年度企业年报率达到93.83%,个体年报率达到81.62%,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达到96.62%,年报率连续六年保持增长。组织开展了系统内抽查和2021年度全省部门联合抽查、2021年度全市部门联合抽查,共抽查各类市场主体3419户。2726家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移出经营异常名录1509家,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信用修复17家。二是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突出民生消费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铁拳”、“雷霆”、“守护佳节”等专项执法行动和物业领域、停车领域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公平竞争执法力度,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严厉查处制假售假、虚假宣传、价格违法、网络售假等违法行为,共查办各类违法案840起。三是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指导264458家商户完成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其中,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9家,市级35家,区级6564家。健全完善投诉举报快速处置机制,提高消费维权工作效能,共受理投诉举报12万件。四是打造兰山特色个私党建品牌。推行党建+模式,将个私党建与品牌建设、质量提升、放心消费创建等结合起来,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持续动力,形成了“党旗红、市场旺、百业兴”的生动局面。先后打造了义堂商会、莱克科技、万象汇等多处个私党组织示范点。9月26日,全市个私党建工作现场会在兰山召开。 (二)强化安全监管,守牢五大安全底线。一是守牢疫情防控底线。履行冷链、非冷链、药店、农贸市场疫情防控牵头部门职责,督促经营单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好商品报备、核酸检测、场地消毒、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累计报备进口冷链食品1843批次,共计45627吨;累计报备进口非冷链货物3990批次,处置涉疫板材2个批次。药店、农贸市场发现整改问题135项,累计关停药店52家。二是守牢食品安全底线。调整充实兰山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落实党政同责,夯实食品安全监管共治防线。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检查小作坊520家次,提升规范小作坊135家。全面推行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落实校长陪餐制,倡导分餐制,786家学校食堂实现“4D+”食品安全管理体系100%全覆盖。加大抽检力度,抽检量达到常住人口4批次/千人以上要求,实现了重点品种、重点场所全覆盖。三是守牢药品安全底线。开展药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通过专家自查和企业自查发现整改问题568项。开展一级以下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行动,已完成规范化创建1022家。开展医疗美容机构器械整治行动,检查各类医美经营使用单位87家,责令限期整改20家次。实行信用分级和标准分类管理,开展“雷霆行动”、“线上净网线下清源”行动,对化妆品市场进行“深度清洁”“全面过滤”。四是守牢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6451家,发现问题391处,下达指令书147份,立案19起。全区22家气瓶充装单位全部建立追溯信息系统。推进“保险+服务”新模式应用工作,形成了“全生命周期保险,全流程服务托管,全方位智慧监管”的电梯安全管理“三全模式”。全区18494部在用电梯已全部购买电梯安全责任险,1366部电梯购买了电梯“保险+服务”综合保险。强化日常监管,抓好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和定期检验,特种设备定检率达到并保持100%。五是守牢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重点围绕民生消费、防疫物资、儿童用品、建筑材料等21类商品,制订抽检计划,共抽检工业产品、重点消费品145批次,抽检加油站油品、车用尿素279家次,753批次,查处产品质量案件36起。10月2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安全促品质直播创建暨2021年消费品质量安全“三进”启动仪式在兰山举行。 (三)强化质量提升,优化营商环境。一是质量提升行动高位推进。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长质量奖和市长质量奖的申报推荐工作。9家企业获得2021年省局认定的省高端品牌,其中新增7家,持续2家。二是标准认证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共有1家企业获得山东省标准化示范项目立项,6家企业获得山东省标准化试点项目立项。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服务认证体验周”在临沂启动为契机,积极推进服务认证工作。认证周期间,全区共有7家企业获得全国服务认,其中1家企业获得全国唯一A+级服务认证,1家获得A级服务认证,5家获得B级服务认证。三是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稳步推进。由知识产权大区到知识产权强区推进,办理知识产权行政案件65件,注册商标总量达到9万件,居全省各县区首位。实施专利导航,培育高价值发明专利,专利授权3838件,办理专利权质押融资15件。8家企业获得2021年临沂市专利奖。 三、推进法治建设,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一)行政执法权责统一、权威高效。一是编制公布权责清单。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三定”规定,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奖励、行政检查等事项进行全面梳理认领,形成了部门权责清单,并在区政府网站公布。二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对全局制发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定期报告规范性文件清理等情况。 (二)全面实施三项制度。一是印发了本部门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办法,明确了行政执法信息的公示内容、公示方法和公示程序,通过区政府网站等媒介定期公示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和监督抽检等信息,接受监督。二是推进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定了《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实施办法》,明确了执法人员要求通过文字、音像记录等方式对执法程序、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归档管理等行政执法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加强执法装备建设,配备各类执法音像设备77台,各监管所、综合执法大队均配有执法记录仪、相机、录像机等设备,确保对执法过程进行全面、系统、规范记录。三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三)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采取多项举措,推动我局行政执法人员公正文明执法。一是修订完善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流程图,明确立案管辖、调查取证、处罚审核、处罚告知、处罚决定、处罚执行等各环节内容。二是开展案后回访。制定了行政处罚案件回访制度,法规科、督查科对各办案单位一般程序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进行案后回访。重点回访当事人履行处罚决定及违法行为的整改情况、办案人员调查取证情况、行使自由裁量情况和遵守有关办案纪律、廉洁规定情况。 (四)注重加强行刑衔接。按程序行政执法,严格执行“行刑衔接”运行机制。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号令的程序规定,健全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告知等制度,规范开展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法行为。发现涉嫌犯罪的案件,依法按照程序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五)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培训。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健全完善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带头学习宪法、民法典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显著提升。二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教育培训。组织执法人员学习市场监管领域法律法规以及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并适时组织测试,以考促学。三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强面向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5·20”国际计量日等法制宣传日,广泛开展面向市场主体的宣讲和法律培训。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