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我校小学教师教学水平,增强集体备课实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市、区教研室具体要求和本校实际,现将我校各学科单元集体备课活动通知如下:
一、计划原则:
详见各学科活动计划表(附件)。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各校区按单元轮流承办全科集备任务现场,望各校区校长、主任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视其效果按照10%比率奖励各校区,计入校区评估。
活动时间:
1.集体备课时间安排,每周固定时间进行。原则上为语文周三下午上课时间;数学周四下午上课时间;道法、科学周五上午上课时间间周进行;英语周五下午上课时间。(集体备课周次见附件,其它周次相应时间进行校本教研。)
2.各校区在安排课程表时,原则上集体备课时间不安排相应学科教师的课,保证教师有时间参与集体备课活动。
三、职责安排:
备课组长/负责人:承办现场的校区全权负责组织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严格把关,包括集体备课记录、教师签到、材料收集整理、会场安排、试卷分发收集等,如遇特殊情况及时联系学科教研员。
单元主备人:单元主题备课。主备人对本单元教材进行解读、整体设计,向备课组展示,备课组全体成员参加研讨交流。集体备课以后要通过测评检查备课效果,各单元备课检测由主备人负责设计。个人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形成课时教案,不得不加修改直接下载现成教案、课件使用。
单元研讨课主讲人:单元研讨课。根据单元教学内容,每单元安排一位备课组成员执教一节具有典型意义的单元研讨课,其他成员观摩、研讨。每个单元主备主讲人备课后及时联系集团中心相应学科教研员,待教研员审核修正通过后方可实施。各学科研讨课注意兼顾不同形式、不同内容。
参与教师:全组教师积极参与单元备课活动研讨,完善各项活动要求。
四、活动内容:
单元集体备课活动主要完成单元教学“六个基本环节”的前三个环节“单元教材研读”、“单元主题备课”和“单元研讨课”。
1.单元教材研读。任课教师熟知课标要求,熟读教材,阅读教师用书,了解本单元教材结构、单元训练要点等。
2.单元主题备课。主备人对本单元教材进行解读、整体设计,向备课组展示;备课组全体成员参加研讨交流。单元主题备课可以在学期初集中进行,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分散进行。每单元集体备课时间不少于2课时。集体备课以后要通过测评检查备课效果(单元备课检测由主备人负责设计)。个人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形成课时教案,不得不加修改直接下载现成教案、课件使用。
3.单元研讨课。根据单元教学内容,每单元至少安排一位备课组成员执教一节具有典型意义的单元研讨课,其他成员观摩、研讨。单元研讨课的计划在学期初制定,跟随教学进度实施,研讨课要注意兼顾不同课型和不同内容,可与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青年教师的展示交流等专题教研活动结合起来,体现常态,注重实效,不额外增加教师负担。
4.单元教学的其他三个环节(单元分课时教学、单元综合检测、单元补偿教学),由各校区学科教师结合实际进行落实。
五、活动程序:
(一)活动前:
1.先行课主备主讲人于单元集体备课活动前通过学科教研员审核把关后于1-2天内把教案发本年级本学科教师群(教研室统一建群),群内所有教师下载打印,用黑色笔进行第一次对主备人教案完善及修改。
2.任课教师单元集体备课活动前熟读课文、阅读教师用书,了解本单元教材结构、单元语言训练要点等。
(二)活动中:(适时安排老师说课)
3.上课:任课教师提前10分钟到指定教室找备课组长签到并听取先行课。
4.研讨:在此过程中任课教师在教案上用红笔进行第二次完善,活动结束后上交负责人,先行课主讲人最后修改定稿后打印一并上交,整理完善后发全镇本年级学科钉钉群,共享成果。
5.单元解读:单元主备人对本单元教材进行解读、整体设计,向备课组展示;备课组全体成员参加研讨交流。
6.作业设计研讨:备课组长主持,全体教师参与作业设计研讨,明确作业内容、形式。
7.检测:活动结束前进行全员检测,并当天批阅卷赋分,成绩将按照10%比例纳入对教师个人的综合量化考评之中,教师参与率及教师成绩将按照10%比率纳入对校区的考评。
(三)活动后:
各校区在活动结束后负责材料整理(电子版,注明活动内容),包括:通知、签到表、集体备课记录表、单元研讨课教案、任课教师修改后教案、评课表、说课稿、试卷、成绩汇总、总结(标题方正小标宋二号,正文仿宋三号)、照片(两张横版,下附简要说明:时间、地点、事件,字体仿宋三号)。
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中心小学
2024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