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历史
渣豆腐,又称小豆腐,在过去是临沂人饭桌上司空见惯的家常菜。它历史悠久,蔬菜原汁原味,清香四溢。一年四季皆可制作、食用,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新烙好的麦煎饼卷上一大包渣豆腐,再就着咸菜和大葱,这便是人间最好的美食了。农忙时候,没有时间炒菜,渣豆腐更成为贫苦农民填饱肚子的饭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还不富裕物质比较匮乏,在农村基本上顿顿都是糊渣豆腐。只有年啦节啦,才见点荤星儿。所以,很多老临沂对渣豆腐有着深厚而又特殊的情感。
做渣豆腐所用的材料十分广泛,有白菜叶、芹菜叶、莴苣叶、萝卜缨、芥菜缨、地瓜秧、马铃薯秧、芸豆、豆角、榆钱儿、洋槐花、各种野菜。可以说,大凡能食用的植物差不多都能做渣豆腐。在艰苦的岁月,渣豆腐简直就是大自然赋予的恩赐,把乡村一个个原本暗淡的日子喂养得晶莹剔透。
把白菜叶等择好淘净,放进菜筐里。把锅里添上水,生上火烧至沸腾。把菜倒进开水里焯一焯,然后用笊篱捞出来,放进凉水里拔一拔。感到不十分烫人了,就可以把双手插入水里拢合着把菜捞出来,用力攥成团,挤出水。然后把菜团放到案板上,用菜刀切细剁匀。
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人用煎饼和渣豆腐养育了革命。尽管那时的渣豆腐质量很差,谈不上什么营养价值,但能撑饱肚子。从那时候走过来的沂蒙山人,对于渣豆腐都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
“渣豆腐香,渣豆腐甜,扒上一顿管半年……”“实在”的渣豆腐不仅填饱了老临沂的肚子,也一定程度上成了老临沂们的精神慰藉。过去,人们吃渣豆腐的目的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吃渣豆腐则是从健康的角度去考虑,如今渣豆腐作为一种绿色健康有营养的美食已经走进餐馆、大饭店,成为养生美食的新时尚。当然,这样的渣豆腐味道更香,也没有了粗糙的口感,但却少了些传统与家常的感觉。
每一道菜品都有一款属于自己的故事,或流传、或演绎,每一位食客都能有不同的见解和感受,体味不同的情怀。老城真味亦是至味,虽少了些精致,
却总能让人邂逅记忆中美好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