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山区政府网站
退出长者模式
长者浏览模式
政务联播
兰山区柳青街道:“花样”产业绘就乡村振兴幸福生活
文号: 成文日期: 2022-11-29
发布日期: 2022-11-29 效力状态: 生效中

浪漫花海、花香阵阵。近日,走进柳青街道夏家村玫瑰产业园,红的、白的、紫的.....五颜六色的玫瑰花海,构成了一个美妙的花园空间。

近年来,夏家村在乡村振兴惠民政策支持下,通过发展花卉产业,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踏上致富“快车道”。花卉产业实现年产值5亿元,人均增收3万余元。

谈起夏家村发展花卉产业的原因,夏家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夏继长用“穷则思变”四个字作出了总结。20世纪末,夏继长在一次外出交流时,学习了玫瑰、非洲菊、百合等种植技术,并开始在村里试种。种了一年,发现每亩利润比种菜翻了一倍,便想在村里推广,先动员村干部和党员做榜样,说服他们每家拿出半亩地种非洲菊。试种的人都挣到了钱,村民们看到了非洲菊产业的高效益,纷纷跟进。

由于村民的不断跟进,土地却成了制约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此时夏继长又想到了“土地流转,借地生财”的方法, 他通过对接周边镇街、县区为种植户流转土地。夏家村一边在各地承包土地建设种植基地,一边向周边地区共享非洲菊、玫瑰、百合等种植技术,带动共同致富。

此后十几年,夏家村成立行业协会,一边向周边地区共享非洲菊种植技术,一边在各地承包土地建设种植基地,逐渐打通了非洲菊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各个环节。在推广非洲菊、玫瑰的过程中,由于各地土质不同,夏继长还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土壤改良经验,并和国内高校合作研究出了专业化的玫瑰肥、非洲菊肥等花卉种植肥料。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普及,花卉的质量和产量不断提升,“车库经济”也应运而生。

一间车库,几把椅子,构成了花卉包装车间。在这里工人们把从花卉基地采摘来的花卉进行分类、分级、修剪、捆扎、打包。用夏继长的话说“上到八十余岁的老人,下到十几岁的孩子都可以参与,聊着家常就把活干了。”社区老人有了聊天的场所,又赚到了钱。

目前,夏家村非洲菊日产已达400余万支,玫瑰10万余支;尤其在非洲菊市场里,通过夏家村的带动,临沂非洲菊的产量占到了国内产量的5成以上。伴随着花卉产业的兴旺,夏家村玫瑰酒、玫瑰花茶、玫瑰精油等衍生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