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从1994年开始,江苏和南京都会在每年的12月13号举行哀悼仪式,包括撞和平钟、敬献花圈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停留在地方层面。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22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纪念遇难同胞,铭记历史、珍爱当下,东北园社区组织在职党员、青年团员、少先队员,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开展“12.13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他们铭记历史,筑梦中华!
“12·13国家公祭日”线下主题教育活动
12月13日上午,东北园社区组织在职党员、青年团员开展“12·13国家公祭日”线下主题教育活动。社区党总支书记丁国强向大家讲解“国家公祭日”的由来及意义。随后全体起立默哀,共同缅怀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和为祖国牺牲的革命英雄。
线上诗歌朗诵《英雄》
春风吹来的历史,让我们用诗歌再次记住。东北园社区的少先队员们通过线上诗歌朗诵《英雄》,缅怀革命先辈,赞美伟大的祖国。“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