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台溢出效应更强
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9家,其中新增省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院士工作站2家、省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服务业创新中心1家。新增市级科技创新平台4家,其中市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市技术创新中心2家。天河超算新型研发机构年度绩效评价优秀,获省级资金100万元。
二、创新主体地位更显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两年倍增计划,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54家,同比增长32%。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87家,新增100家,总量达到341家,同比增长41.5%。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13项,争取省市资金665万元。
三、项目攻关突破更多
获批省级科技项目3项、市级14项,争取资金565万元。新港集团“绿色无醛防水刨花板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年产30万立方米刨花板生产线完成规模试生产。晟昌新材料“全球首条可饰面木质重组材料”项目首板下线。
四、人才高地势能更劲
获评国家级人才1人,实现历史性突破;入选第一批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创业企业类1名,第二批5名人选已通过省科技厅审查。入选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优胜人选4名。成功举办“百名博士进兰山”活动,首批41名博士与27家企业进行集中签约。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29名。
五、成果转移转化更快
新备案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4.03亿元,同比增长365.7%;成交额突破16亿元,同比增长92%。鲁南制药张贵民获评“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六、政策落地见效更实
出台《兰山区高新技术企业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区级奖补最高提至30万。印发《科技工作指南》,修订《兰山区科技创新发展计划专项项目管理办法》及配套措施4个文件,完善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科研经费“包干制”。落实各级高企、研发经费补助4186万元,享受税收优惠18.7亿元。
七、服务链条体系更优
高标准打4支科技先锋服务队,深入开展“地毯式、扫楼式”惠企政策送上门行动,真正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举办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会、政策宣讲会等10余场次,培训企业1500多家、4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