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兰山区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财会监督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实际、创新思路,通过建立“三个协同”机制,推动财会监督实现“内外联动、上下贯通”,有效提升了监督效能,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对外协同:凝聚监督合力,破解“疑难杂症”。财会监督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单靠财政部门“单打独斗”难以形成有效震慑。为此,兰山区财政局主动打破部门壁垒,与人大、纪委监委、审计、巡察等部门建立协同监管机制,通过“同向发力”实现监督闭环。一是强化信息共享。定期以书面或会议形式向相关部门通报财会监督检查情况,确保监督信息及时互通。二是推动力量联动。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重大复杂问题,联合多部门“联合会诊”,从不同角度剖析根源,提出整改意见。三是深化成果运用。对检查中发现的党员、监察对象违纪违法线索,依法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实现行政处罚与党纪政务处分无缝衔接。同时,选派财会业务骨干参与巡视巡察和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发挥专业优势,助力提升监督质效。
二、对内协同:整合监督资源,实现“优势互补”。针对财政内部监督力量分散、重复检查等问题,兰山区财政局以“内部协力”为突破口,整合科室资源,构建全员参与的财会监督工作机制。一是开展“整合式”检查。财政监督科、会计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科、地方金融监管科等业务科室,对会计信息质量、代理记账机构、政府采购、金融监管等领域开展联合检查,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扎堆。二是创新监督方式。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日常+专项”“检查+调研”等方法,灵活开展监督。例如,通过预算一体化系统线上筛查疑点数据,线下针对性查阅账务资料,精准发现问题。三是推动监督与绩效管理融合。统筹财会监督检查项目和年度重点绩效评价项目,加强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劳动。同时,将监督结果作为预算编制、资金安排的重要参考,提升监督实效。
三、结果协同:强化整改问效,推动“标本兼治”。监督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促进管理。兰山区财政局坚持“检查—整改—提升”闭环思维,通过建立监督协同应用机制,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成果运用到位。一是“解剖麻雀”抓整改。对联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研判分析,从制度层面查找原因,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并现场反馈被检查单位,明确整改时限。二是“建章立制”促长效。相关科室对照财会监督结果,排查管理薄弱环节,推动预算单位完善制度,巩固整治成效。三是“结果运用”强约束。强化财会监督结果运用,将其作为预算安排、绩效考评、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促进各部门单位提升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对问题突出的单位,在预算安排时予以适当核减,形成有力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