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山区政府网站
退出长者模式
长者浏览模式
政务联播
银雀山行动丨银雀山街道新华社区“源头共治+未诉先办”巧解噪音难题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6-11
发布日期: 2025-06-11 效力状态: 生效中

夜市音响过大、商铺吆喝扰民、装修电钻刺耳...这些困扰居民的噪音问题,在银雀山街道新华社区正得到有效破解。新华社区创新实践“源头管控+多元共治”模式,并深度融合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数据与“未诉先办”理念,变被动响应为主动治理,显著降低了噪音投诉量,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和满意度。

热线数据指方向,风险地图“未诉先防”

针对12345热线中集中反映的噪音扰民诉求,新华社区深入分析投诉数据,精准锁定问题高发区域和时段。在此基础上,社区创新绘制“社区噪音风险地图”,对广场、商铺集中区、装修工地等重点区域进行动态标注预警。同时,构建起“社区-网格-楼栋”三级常态化巡查网,网格员、楼栋长高频次主动巡查,对潜在噪音源早发现、早提醒、早干预,努力将问题化解在投诉发生之前,真正践行“未诉先办”。

“静音议事会”聚合力,共商共治促和谐

为凝聚治理共识,新华社区搭建了由社区党委牵头,居民代表、商户、物业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静音议事会”协商平台。通过充分民主协商,各方共同制定并签署了《新华社区宁静公约》,明确了不同场所、时段的噪音控制规范,从源头引导自律。针对已发生或巡查发现的噪音纠纷,社区设立“静心调解室”,由议事会成员、网格员等快速响应、联动调处,力求“小事不出网格,矛盾就地化解”。居民张女士表示:“以前楼下商铺音响吵得头疼,现在有公约、有调解,反映问题渠道畅通,解决也快多了,晚上能睡个安稳觉了。”

成效显著满意度升,长效机制保宁静

一系列“组合拳”成效显著。据统计,自该模式运行以来,新华社区涉及噪音扰民的12345热线投诉量同比大幅下降,居民对社区环境的满意度持续攀升。群众的诉求和满意度是社区工作的‘晴雨表’和‘指挥棒’。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这一模式,固化三级巡查、风险预警、议事协商等‘未诉先办’长效机制,同时加大《新华社区宁静公约》宣传和文明典型表彰力度,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宁静和谐,让‘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服务宗旨落到实处,持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