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预报(植物保护情报2025第5期) | ||||||||||||||||||||||||
2025-04-16 点击数: | ||||||||||||||||||||||||
|
||||||||||||||||||||||||
|
||||||||||||||||||||||||
根据省、市会商情报,结合当前小麦病虫害发生动态、小麦生育期和品种布局以及未来天气趋势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我区小麦中后期病虫总体呈中等发生趋势。 一、发生趋势 (一)虫害 麦蚜: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约10万亩,发生盛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 麦蜘蛛:总体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约4万亩,发生盛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 (二)病害 条锈病:总体偏轻发生,局部有中等流行风险。 赤霉病:总体偏轻发生,扬花期气象条件适宜有中等流行风险。初次药剂防治适期为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 茎基腐病:总体偏轻发生,地力较差、管理粗放地块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约2万亩。 纹枯病:总体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约7.5万亩。 白粉病:总体中等发生,植株群体大、田间郁闭及稻茬麦偏重以上发生,预计发生面积约8万亩,发生盛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 叶锈病: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约5万亩。 其他病虫:根腐病、麦叶蜂、一代粘虫,小发生。 二、预报依据 (一)当前田间虫量略高于常年,病害总体轻于常年 1、条锈病:目前我区未查见条锈病。据全国农技中心通报,小麦条锈病总体病情轻于常年同期,在西南、西北和江淮麦区偏轻发生。截至4月2日,在8省份224个县(市、区)见病,累计发生面积100.6万亩,发生县数和面积均为2010年以来最小。 2、麦蚜:全区平均百株蚜量22.6头,高于历年同期。 3、麦蜘蛛:全区平均尺单行28.7头,高于去年,低与前年。 4、纹枯病:全区普遍发生,平均病株率3.4%,轻于历年同期。 5、茎基腐病:全区发生较轻,平均病株率1.8%,与去年持平,重于前年。 (二)小麦抽穗扬花期天气条件有利于病害流行 据天气预报,4月下旬至5月,我省降雨偏多1~2成,气温较常年略偏高,对病害发生较为有利。且4月中旬末至下旬有3次降雨过程, 此段时间内正值小麦抽穗扬花期,赤霉病发生流行风险较高。 (三)小麦栽培和管理措施及品种抗性对病害发生有利 我区常年小麦和玉米轮作,且普遍实行秸秆还田,以上栽培模式和措施对病虫源基数尤其是土传病菌的积累较为有利。当前,小麦长势总体良好,但部分地块播种量较高、氮肥施用量过足,易导致小麦生长中后期田间群体过大、田间郁闭程度高,有利于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发生。小麦主栽品种对赤霉病、条锈病、茎基腐病以及纹枯病等病害抗性普遍较差,增加了大面积流行发生的风险。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