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山区人民政府
简体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公共数据开放 智能问答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花生苗期病虫害防治意见(植物保护情报2025第6期)
2025-07-25    点击数:  
 索引号  lanshanqunyj/2025-0000078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兰山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5-07-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花生苗期病虫害防治意见(植物保护情报2025第6期)
索引号: lanshanqunyj/2025-0000078
发布机构: 兰山区农业农村局
公开目录: 农业病虫害预测
发布日期: 2025-07-25

花生在出苗之后,抗性小,容易受到病虫侵害。我区花生苗期病虫害主要有花生根茎腐病、青枯病、蚜虫、蓟马等,危害花生幼苗,造成死苗、烂棵、卷叶等。做好花生苗期病虫害防治是培育壮苗的很重要的一项管理,望各镇街高度重视,注意调查,及时防治。

1、根腐病

花生出苗时或出苗后,大多数弱苗和受伤的苗易感染此病。病原侵染幼苗胚轴,茎基部出现水浸状长条形病斑,之后环绕胚轴,最后幼苗倒伏表面布满白色菌丝体。

2、茎腐病

初发病时茎基部表面产生不规则褐色斑块,渐发展成黑褐色病斑,病斑纵向、横向扩展,最后绕茎基部一周形成环状病斑,使维管束变褐色坏死,地上萎蔫死亡,所以这种现象称为“卡脖瘟”。

3、冠腐病

花生出苗前发病,病原侵染果仁,引起果仁腐烂,病部长出霉状物,造成烂种。出苗后发病,病原通常侵染子叶和胚轴结合的部位,受害子叶变黑腐烂,受侵染的根茎部凹陷,呈黄褐色至黑褐色,随着病情加重,表皮纵裂,呈干腐状,最后只剩下破碎的纤维组织,维管束变成紫褐色,病部长满黑色霉状物,病株因失水很快枯萎死亡。

4、青枯病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典型症状是花生植株急性凋萎和维管束变色。感病初期通常是主茎顶端叶片首先失水萎蔫,随后叶片从上而下急剧凋萎;3~5天后整株枯萎,但仍呈青绿色,故名青枯病。拔起病株可见主根尖端变褐、湿腐,纵切根茎可见维管束变黑褐色,条纹状。发病后期,病株髓部呈湿腐状,挤压切口处,能溢出白色菌脓。

5、花生蚜虫

在幼苗期一般群集在花生顶端心叶及嫩叶背面吸取汁液,使花生植株矮小,叶片蜷缩,影响花芽形成,发生严重时,蚜虫能排出大量蜜露,从而引起霉菌寄生,使茎叶发黑,甚至整株枯死。蚜虫还是花生病毒病的传播媒介之一,会造成花生病毒病的迅速蔓延,使花生严重减产。

6、花生蓟马

花生蓟马主要吸食花生心叶、主轴、花器等,成、若虫以锉吸式口器锉破花生嫩叶、花器等,吸取汁液,造成心叶、主轴扭曲,并形成疮痂状,严重时整株蜷缩、枯死。在没有展开的叶片中可以看到虫,咬过后的叶片展开后会皱缩,失绿,畸形。

防治措施

防治花生根腐病:发病初期喷雾或淋灌烯唑醇、苯甲丙环唑2-3次封锁中心病株;防治花生茎腐病每亩用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克或30%苯甲·吡唑酯20克,加水30公斤喷雾;防治花生青枯病用噻菌铜600-800倍液,每隔10天喷一次,连喷2次;防治花生白绢病可用24%噻呋酰胺或50%异菌脲或50%腐霉利10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淋施用2~3次,隔7~15天1次,注意喷匀淋足。防治蚜虫、蓟马每亩用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20克或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9克,加水30公斤,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

1、喷药选择在无风、晴朗天气进行,避免高温时段喷药。

2、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使用药剂。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