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查治甜菜夜蛾(植物保护情报第8期) | ||||||||||||||||||||||||
2025-07-25 点击数: | ||||||||||||||||||||||||
|
||||||||||||||||||||||||
|
||||||||||||||||||||||||
甜菜夜蛾是鳞翅目夜蛾科的一种重要农业害虫,具有较强的抗药性和间歇性暴发的特点,主要为害包括玉米、棉花、花生等在内的170多种植物,对农业生产尤其是夏玉米种植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我区甜菜夜蛾1年发生4~5代,喜高温干旱。幼虫一般5个龄期,1~2龄幼虫聚集为害,啃食叶肉,留下白色的表皮,形成“天窗”。3龄后开始分散为害,叶片被咬成不规则的缺刻或孔洞。严重时能吃光叶肉,仅留下叶脉。成虫对黑光灯和糖醋酒液有强趋性。3龄前群集为害,昼伏夜出,4龄开始进入暴食期。发育最适温度为25~35℃,盛发期7~9月,高温少雨天气有利于甜菜夜蛾的发生。 据区农技中心植保人员近期调查,玉米、花生等作物甜菜夜蛾发生普遍,全区平均虫株率约为5.8%,个别地块发生严重,虫株率高达20%,龄期为1-4龄。据气象预报,6月下旬平均气温27℃左右,较常年偏高,旬降水量10~20毫米,较常年偏少,气候条件有利于甜菜夜蛾的发生和繁殖。各镇农业部门要切实做好田间虫情调查和技术指导,抓住卵孵化前至幼虫三龄前防治时期,适时开展防治工作,确保花生安全生长。加大监测调查力度,及时指导农户,抓住幼虫3龄期前和卵盛孵期用药,达到较好防治效果。 一、防控技术: 1、农业防治。每天清晨人工摘除卵块、群集幼虫块和大龄幼虫。也可结合农事操作进行。 2、物理防治。针对甜菜夜蛾趋光性,采用频振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落卵量,一盏灯可覆盖作物30-50亩。 3、化学防治。选择高效低毒且对环境友好的农药,可兼治棉铃虫、玉米螟等害虫。如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氯氰菊酯、四氯虫酰胺、虱螨脲、甲维.氯虫苯等。 二、注意事项: 1.夏季高温,要避开中午高温期喷药,一般选择上午9点之前或下午4点之后进行,以免造成人员中毒。 2.用药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严禁超量使用,注意轮换用药以防止抗药性的产生。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