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解读:《兰山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4年修订版)》 | ||||||||||||||||||||||||
2024-11-26 点击数: | ||||||||||||||||||||||||
|
||||||||||||||||||||||||
|
||||||||||||||||||||||||
问:为什么对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答:对重污染天气预案进行修订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应对实际需求和变化。每次重污染天气出现的原因和污染影响的广度深度不同,需要在总体预案框架内进行微调,以确保预案具有针对性和鲜活性,切实发挥指导作用。二是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要求和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指导意见,及时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三是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修订预案意在提高重污染天气的预防与应对能力,确保在不同预警级别下能够有效削减污染物峰值,提高其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四是保护公众健康。修订预案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并尽量减少对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问:为什么要做这个预案? 答:制定预案的目的是:为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不利气象条件下通过科学的预警和及时的减排措施,有效控制空气污染,保护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履行法律赋予的责任和义务。 问:什么样的天气会被定义为重污染天气? 答:重污染天气通常是指空气质量指数(AQI)大于200的情况,即环境空气质量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程度的空气污染现象。尤其是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天气,常被称为“雾霾”,这种天气条件通常伴随着无风、逆温和高湿等不利气象条件,导致污染物在空气中堆积,对人体健康有显著影响。 问:当红色预警时,各企业应该做什么具体措施? 答:《兰山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对空气质量指数(AQI)为预警分级指标实行分级响应,对预警分级,将应急响应分为三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Ⅲ级应急响应、Ⅱ级应急响应、Ⅰ级应急响应。当发布红色预警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纳入重点涉气工业企业减排清单的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要求下,减少污染物排放应实施停产或限产措施,严格重型货车及非道路机械管控,加强治污设施运行管理等。 问:我是物流企业,当应急响应得到哪一级时,我需要做出响应? 答:依据应急预案中强制性减排措施要求,当达到Ⅱ级应急响应及以上时,物流企业(除民生保障类外)等涉及大宗物料运输(日载货车辆进出10辆次以上)的单位,禁止使用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重型载货汽车进行运输,特种车辆、危化品车辆除外。工业企业厂区和工业园区停止使用国二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能源和紧急检修作业机械除外。 问:如果是混凝土搅拌企业,在对应响应级别,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答:在方案中,明确要求:当Ⅲ级应急响应启动后,矿山、砂石料场停止露天作业,除应急抢险、纳入保障类减排清单外的施工工地禁止土石方作业、护坡喷浆、混凝土搅拌等;Ⅱ级应急及以上响应启动后,除应急抢险、纳入保障类减排清单外的施工工地禁止混凝土浇筑。因此作为混凝土搅拌行业在应急响应启动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停产或限产的减排措施。 问:对于各类学校,在黄、橙、红等预警天气下,应该分别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学生? 答:在黄色和橙色重污染预警天气下,各学校应根据实际教学进度组织中小学、幼儿园等停止室外活动,当达到红色预警时,在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弹性教学等措施。在接到红色预警且AQI日均值达到500时,学校可采取停课措施。 问:在黄、橙、红等预警天气下,广大群众应该分别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自己?特别是老人和未成年人应特别注意什么? 答:当黄色预警应急响应启动后,儿童、孕妇、老年人及患有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户外作业者需做好防护工作,建议中小学、幼儿园减少体育课、课间操、运动会等户外活动。 当橙色预警应急响应启动后,儿童、孕妇、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中小学和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必要时可停课。一般人群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时适当采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当红色预计应急响应启动后,儿童、孕妇、老年人和呼吸道疾病患者仍需留在室内,中小学减少上学时间,必要时停课。一般人群避免户外活动,户外作业者缩短户外作业时间 在不同级别的预警天气下,广大群众尤其是老人和未成年人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减少户外活动: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暴露在恶劣天气中。 2、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穿着适当衣物等。 3、关注健康状况:特别是有慢性疾病的人群,需特别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并及时就医。 4、保持通讯畅通:确保与家人或社区工作人员保持联系,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获得帮助。 问:如何确定各类企业的应急管控的等级?是动态调整的吗?如何申请 答:确定各类企业的重污染应急管控等级主要依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以及相关补充说明。 企业绩效等级是动态调整的。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执行情况和环保绩效水平,定期对企业绩效等级进行复审和调整。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在装备水平、污染治理技术、排放限值、无组织管控要求、监测监控水平、环境管理水平、运输方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自评估,并编制申请报告提交给生态环境部门。 |
||||||||||||||||||||||||
【关闭窗口】 |